观察 要闻

显示 收起

奶荒背后乳企奶农利益失衡:散户无奈关门退出(3)

定价机制畸形

弱势奶农亟盼利益平衡

“中国奶业发展史上的两次重大事件,三聚氰胺事件和今年的奶源短缺事件,虽然一个是质量问题,一个是产量问题,但两者共同的和深层次的原因都是奶企与奶农利益平衡机制的问题。”宋亮表示。

在旭泥板村,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在相隔几十米的地方存在着梁利娥的奶站和另一家奶站,分别给国内的两大奶企供应鲜奶。但奇怪的是,在奶源如此紧缺的情况下,两家短兵相接的奶站却并没有剑拔弩张的气氛,“实际上,两家奶站,或者说背后的两家企业之间在奶源上并不存在竞争。”侯丽锁告诉记者。

而两家奶站和两家企业相安无事的结果是,旭泥板村的原奶收购价被死死地摁在了地板上——仅有3元/公斤,远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这也成了中国奶企与奶农关系的一个缩影。

“在中国,只有牛奶是由企业单方面定价的,”李胜利指出,“因为奶农每天都要挤奶,挤出来的奶又必须当天卖给企业,奶农处于弱势地位,只能被动接受。”

除压价外,压级也是奶企打压价格的手段。行唐县奶业协会会长卢文学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三聚氰胺事件刚发生那会儿,企业都是明码标价,蛋白质含量多少、脂肪含量多少都在电脑上有显示,优质优价,可现在企业就给你一个总价,你自己去算吧,根本不透明。而且现在都是企业自己检测,含量多少企业自己说了算,很不规范。以前的时候,小区好做点,奶农积极性也高,大家互惠互利,但现在优质不优价,陷入了恶性循环。”

李胜利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次的奶源短缺问题可以说是企业自己掐断了自己的奶源。”

而当下的中国奶业更是形成了奶企、养殖小区、奶站、奶农多方博弈的格局。在这种格局下,各方拿到的奶价也分为三六九等,其中规模化牧场拿到的奶价最高,养殖小区和奶站次之,奶农则最低。在有些地方,奶农和规模化牧场拿到的奶价甚至相差一倍,很多养殖小区和奶站也能赚取多达一块钱的差价,食物链最底层的奶农如同任由宰割的羔羊。

奶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无不将其归结为质量差异所致。但李胜利指出,“从乳蛋白含量上来讲,它们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别,即使卫生指标、体细胞数上稍有差距,也不能说他们的奶质量不行。规模化牧场的收购价之所以那么高,很大程度上是抢出来的结果,显然是虚高了,而奶农拿到的收购价又太低了,并不能反映牛奶的真实价值。”

袁运生表示,“要解决这一问题,根本上还是要尽快建立起奶企和奶农的利益平衡机制,比如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价格协调机制,由乳品企业、奶农代表及相关专家通过价格协调的方式确定生鲜乳收购最低价格、最高价格以及奶农结算价格;二是建立参股机制,采取乳企自建奶源基地,奶牛养殖企业自建乳品加工厂,二者相互参股、控股。”

但是长期以来,利益平衡机制的建立始终“知易行难”。早在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便发文提出成立生鲜乳价格协调委员会,建立合理的生鲜乳价格形成机制,但时至今日这一机制仍然没有建立起来。而奶农参股更多的时候也只是“看上去很美”,由于散户的奶牛大多质量偏低,实际上很难达到企业的入股条件。

不过两种机制也有不少成功的实践,比如上海市的价格协调机制便取得了不错效果,记者在内蒙古调研时,内蒙古奶联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兆林告诉记者,在公司主导发展下,奶农以现有奶牛按入股分红、保本分红、固定回报、合作生产的“奶联社”至今运行良好。

除以上措施外,要建立奶企和奶农的利益平衡机制,根本上还是要提高奶农的市场地位,以此增强奶农的谈判力量。

点击展开全文
↓ 往下拉,下面的文章更精彩 ↓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