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要闻

显示 收起

华谊兄弟市值两天减63亿 私人订制藏资本迷局(2)

既然如此,市场为何还会出现恐慌性抛盘呢?

暗藏资本迷局

“这中间主要还是资本操作手法,”乐正传媒研发与咨询总监彭侃判断说,“在《私人订制》上映前一个月,华谊的股价就不断被拉升,获利方需要收割账面收益,落袋为安。如果说片子后期的票房向好,那完全可以再进行第二轮的炒作。”

上海一位基金业的买方分析师告诉记者,“《私人订制》这个项目嚷嚷一年了,各方期待很高,所以也早就被资本盯上了。”据她透露,在这一轮炒作中,游资是主要的获利方,“他们的仓位很高,进出频繁。”

记者翻查华谊的龙虎榜也发现,游资对于华谊一直相当青睐,在前五大买方和卖方中经常是要各占四个席位。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在12月6日至17日,虽然华谊股价累计上涨了30.19%,但其间资金净流出却达到4.45亿元。

“一边猛涨,一边资金大量流出,这往往是主力资金出货的节奏,”一位长期关注华谊的投资人分析说,“文化传媒股是市场的稀缺标的,身上有很多很好的概念,加上盘子不大,确实容易被几家机构和游资联合炒作。”

而且,在过去一个月中,关于华谊的利好消息也不断在发酵,先是市场传出华谊将与第二大流动股股东腾讯合作推出O2O娱乐社交平台的消息;接着华谊收购张国立控股的弘立星恒公司一事进行完毕,张国立将华谊支付的1.52亿元全部用于购买华谊股票,不仅跻身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并且同意将股票锁定三年;此后,华谊在《私人订制》的植入广告上大丰收,录得8000万元的消息也被广泛传播。

多重利好刺激之下,此前一轮传媒股暴跌行情中股价近乎腰斩的华谊在《私人订制》上映前,股价又回到了34元以上的高位,较11月中旬21.5元的低位,涨幅达到五成。直到《私人订制》口碑不佳的消息传出,华谊股价才在高位跳水。

郑平表示,“华谊现在已经是板块权重股,具备了一定的金融属性,资本在炒作某一个板块时,往往会聚集在这类股票上。12月18日跌停这一天的龙虎榜,三家机构带头抛售,加上两个之前游资活跃的营业部也有大额抛售,所以一下造成了市场恐慌。机构方面不排除是年终考核的压力,需要在利好出尽之后把收益拿回。”

点击展开全文
↓ 往下拉,下面的文章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