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要闻

显示 收起

解密中国全球货物贸易第一 贸易数据现造假争议(2)

数据准确性争议

不得不提的是,中国去年较为特殊地在前四个月的贸易数据中出现了造假争议,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数据的可信度。

国家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1月~4月,全国进出口总额8.36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3307.5亿美元),扣除汇率因素同比增长14%。

2013年前四个月,虽然中国对传统出口市场欧洲和日本增速都有下滑,对美有10%以内的增长,但对香港地区贸易却出乎意料地高。尤其是广东深圳等地的对港贸易,增长更是惊人。

数据显示,去年前四个月,中欧双边贸易总值下降1.3%。中日双边贸易总值下降8.5%。中美双边贸易总值增长9.4%,中国对东盟双边贸易总值增长18.1%,而中国内地与香港双边贸易总值却增长了66%,达1505.9亿美元。

在整体经济数据并不十分理想的状况下,上述反常表现,随即引起高层关注,并严查原因。最终经过5月~6月的走低调整,到7月份开始逐步进入了平稳上升时期,但这也导致2013年全年数据将因前四个月虚高数据而发生偏差。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此前从权威渠道获悉,去年年初数据的超速增长,除了商业避税的考虑,很重要的原因是,地方政府换届有推动数据增长的动力。

根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2008年公布的《中美贸易偏差实证:进出口商的规避行为》报告,美国进出口商也大量出现虚报状况,原因是商业利益驱动。主要表现为,出口商为了规避出口关税而刻意报低出口价,而跨国公司的进口商则有可能为了规避更高的公司利润税,报高进口价格。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学会副会长贾怀勤对本报记者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不论中美,不论出于什么目的,只要进出口单据正确,依法统计,程序正确,就没有办法修正已经有偏差的数据,除非修正海关统计制度本身。

2014年:积极与制约因素

郑跃声表示,我们在不断扩大外贸发展的同时,要更多地把精力转移到外贸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上面。

郑跃声预测说,总体来看,2014年外贸发展环境要好于2013年。2014年中国对外贸易的增长既面临着国际需求和国内宏观政策环境改善等积极因素,也存在着成本要素上升和贸易摩擦加剧等制约因素。如果国际国内经济不出现大的风险,中国对外贸易将步入平稳增长期,外贸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也有望进一步提升。

具体分析,郑跃声认为有四大积极的因素,同时也存在着四大制约因素。

在积极因素上,除了世界经济特别是发达经济体加快回暖,全球贸易增长预期好转;十八届三中全会等政策因素;加之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仍将低位运行,有利于国内企业降低成本,加大进口力度三大因素外,还有一大因素为中国“走出去”步伐加快,带动了与投资相关产品的出口增长。

据有关部门统计,去年1月~11月,中国实现非金融类的对外直接投资802.4亿美元,同比增长达28.3%。对外投资的增长将继续带动我国与投资相关的成套设备、中间产品出口的增长。

此外,郑跃声也指出了今年对外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

郑跃声认为,国内企业的外贸成本不断在增大,中国周边国家的竞争力在快速提升,使得外贸增长空间受到挤压。与此同时,中国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的下降,以及加工贸易进口的低迷,将制约外贸出口的增长。

而在去年第四季度,中国加工贸易进口仅增长2.5%,全年加工贸易进口也只有3.3%的增长。由于加工贸易的特点是先进口后出口,加工贸易增长的低迷也预示着未来一段时间加工贸易的出口将不是很乐观。

此外,郑跃声表示,近年来中国经济将继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特别是着力解决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这对进口需求快速增长的势头将有所抑制,也将有所放缓。

点击展开全文
↓ 往下拉,下面的文章更精彩 ↓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