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下海首选国企:以前每月2500 现年薪30万(5)
公务员“下海”:纠结的选择
沈阳市某区工商局一位公务员最近一直处于焦虑之中,“是否辞职”将决定36岁之后他的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他萌生辞去公务员的想法,不是因为工资待遇,而是因为上升空间受阻。
在辽宁的一个三线城市,2013年年底,某局一位科级干部的辞职引发公务员群体的集体关注。这位辞职的公务员已经工作了15年,辞职前工资为每月2500元左右。去职后,这位前公务员就任一家大型商企的中层管理岗位,年薪30万元,配专车。“辞职”的决定到底是对,是错?这个问题令其纠结了半年之久。
有地方政府人士认为,北方经济发展以及开放程度远不及南方沿海,就业机会不多,大型国企央企、上市公司相对较少,消费水平也不太高,所以出现大面积公务员主动辞职的“下海潮”的可能性不大。但不排除某些公务员因“吃空饷”“超职数”等原因而被动辞职,“这在未来可能会占辞职公务员当中的很大比例。”该人士表示。
成功者:高薪+自我实现
薛嘉铭并不否认丰厚待遇对他的诱惑,“年薪30万元”是撼动他的一个非常重的砝码。
“公务员一词代表什么,代表的就是‘稳定’,我这‘金饭碗’捧了十多年,也不可能说扔就能扔下。”前公务员薛嘉铭(化名)内心历经挣扎,纠结半年之后,还是做出了“辞职”的决定。
“我在原单位已经工作了15年,级别是副科,辞职前月工资2500元,”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状态,2500元的收入令公务员薛嘉铭难免尴尬,“从大学毕业,就老老实实在机关工作,没有工作之外寻找赚钱机会的意识,手中也没握有能够赚取灰色收入的权力。”薛嘉铭表示一直“埋头”做一名勤恳踏实的公务员,“但工资太低了。”
薛嘉铭并不否认丰厚待遇对他的诱惑,“年薪30万元”是撼动他的一个非常重的砝码。
“30万元,相当于我年收入的10倍,配有专车,从事管理工作。”2013年上半年,当地一家著名的商业集团把一个机会摆在薛嘉铭眼前,而这个机会可令太多东西发生改变。但这一切与公务员的身份相比孰轻,孰重?
对薛嘉铭来说,“30万元”和“公务员”之间不可能画等号,甚至连“约等于”也算不上,但就是这么莫名其妙地连在了一起。“年薪30万”虽然有极大诱惑,但并不是改变薛嘉铭的唯一理由。
这些年工作的同时,薛嘉铭读完了研究生学位,专业方向是经济管理类。“读研的几年,不仅掌握学习了丰富的管理类知识,而且开阔了眼界。我想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价值,到底能创造多大的价值?”显然,薛认为机关工作并不是一个可以量化价值的地方。
半年之后,公务员的身份最终没能在“高薪+自我实现”的竞争中胜出,薛嘉铭选择了后者。
到新单位就职已经两个月,薛嘉铭用“状态良好”来形容自己,“如果让你重新回到公务员队伍,你会是什么态度?”薛嘉铭的回答是“不”。
虽然已经脱去公务员的职业装,但薛嘉铭仍然不愿意面对媒体公开自己的原单位和真实姓名,他说自己也说不清到底这是一种什么心理,“我不知道我这个举动在大家眼中被定义成什么样子,‘榜样’或者‘破坏者’?不管是什么,我还是希望能够谦虚谨慎。”薛嘉铭表示。
令薛嘉铭没想到的是,他的“辞职”行动,在当地公务员群体中引发热议,对其勇气和魄力点赞的占了大多数,也有人感叹自己没遇到这样的机会,更有人因此也产生了“下海一游”的心理波动,“但至今没听说还有谁辞职下海。”一位公务员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