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要闻

显示 收起

两桶油为何落选国资改革 高层想先除贪腐后改革(4)

“两桶油”为何落选

此次国资改革,中石油和中石化落选试点企业名单,引发外界议论纷纷。

其实,在2013年末国资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资委主任张毅公布的国资改革首批试点企业名单中,本来是有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在这份名单上,不仅有中石油、中石化,还有国家电网、中国建筑、中海油、中国中铁、中化集团、南方电网、中国电信、华润、五矿、南方工业、中航工业、中国联通、中国化工、中粮和大唐集团等央企。

国资委国资改革管理层面一位要求匿名的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两桶油”出局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因为其行业特性与国家安全及民生关联过于紧密,需要谨慎评估权衡,不宜操之过急;二是与中石油近期被查出的连环腐败案有关,高层有“先肃清贪腐、后改革”的想法;而担心“两桶油”自作主张,以致最后局面失控,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是两者被放弃的第三个原因。

据这位人士透露,此前,在是否进行改革上,“两桶油”曾先行一步。

早在今年2月19日,中石化就发布公告称,将率先启动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即对油品销售业务板块重组,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参股。次日,其股价一扫此前低迷状态,一鼓作气冲高至86.80元/股,进而K线一路高歌猛进,趋势一路上扬。

不久后的3月6日,中石油董事长周吉平在接受包括时代周报在内的媒体采访时称,中石油搭建了6个合作平台,将采用产品分成的模式引入民资,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3月7日,从2013年底就一直“打着滑梯”曲折向下的中石油股价也在经历了3月7日至3月25日的小“U”形抛物曲线波折后,一路从103.20元/股涨至132.50元/股。

分析人士认为,“两桶油”股市的上述反应,来自于外界对混合所有制改革一旦实施的猜测,毕竟混合所有制的实现必将引入外部资金的注入。

然而,“两桶油”的前述作为,让国资委直接陷入了被动。“要知道国资改革可不是闹着玩的,一个不小心,就会把国有资产变成个人腰包里的财产。这个责任谁担得起?我们也不愿意成为千古罪人!”前述国资委人士说。

对于中石化公告启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原因,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的解释是,希望借助这种机制引入外部资金,从而使中石化销售公司的市盈率从现在的8倍上升到15-25倍,与国际石油销售公司的市盈率接轨。

中石化的年报显示,截至2013年底,其销售业务板块拥有自营加油(气)站30532座,成品油管线超过1万公里,储存设施的总库容约1500万立方米,当年营销及分销业务经营收益为351亿元。

按照傅成玉的改革思路推演,则中石化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后的年收益应当至少不低于658亿元,甚至可以达到1097亿元。

而中石油则打算卖掉“西气东输”的管道去引资,直接触动了高层的底线。

尽管剥离中石油的管道局,是从“十一五”末就开始筹划的对“两桶油”的改革计划和方向,但一直未能实施。毕竟,若将等同于民生命脉的输油气管道的所有权卖给私人,势必会出现管道的垄断持有者坐地起价,直至将与之相关的民生成本抬到无法接受,从而引发社会动荡的局面;同样,输油气管道也不可分散给多家持有,否则为了交叉输送油气的需求,便会导致重复建设现象的存在。

“几次易稿的石油天然气企业改革方案都认为,应该把‘两桶油’的油气输送管道全部收回、合并到一个管道局下管辖,并交由国家能源局或者国资委直接控股并监管。”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参与过相关方案起草的官员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更何况,在此前的两年里,曾有一大串“蛀虫”式的腐败官员被先后从中石油系统揪出。而中石化也至今未能摆脱多年来累积的“天价酒”、“天价吊灯”丑闻影响。“这个时候却突然伸头要搞混合所有制改革,很难说得清是否借机掩饰某些未被纪检部门发现的国资转移状况,更可能存在有高管借改革之机侵占国有股份和借机圈钱的问题。因此必须在肃清贪腐后,才能考虑两者是否进行改革。”前述国资委人士这样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点击展开全文
↓ 往下拉,下面的文章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