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证实工人为求加班而罢工:惠普订单减少(2)
代工之路不长久
重庆富士康接连不断的劳资纠纷,凸显了富士康代工之路的日益艰难。公司不仅要面临代工利润微薄的窘境,还要面对订单被抢食的风险以及频繁的劳资矛盾。
中国代工厂在苹果产业链上仅有2%的利润。据《证券日报》记者此前报道,标准版iPhone6Plus的部件和劳工成本为216美元,128GB版则最高可达263美元。其中,每部手机的流水线劳工成本为4美元到4.5美元。即每部手机富士康仅赚4美元到4.5美元。
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以及多项生产成本的提高,代工显然不是一门长久的生意。实际上,苹果与富士康的合作出现过松动,而将部分富士康订单转移至另一家苹果代工厂和硕手中,也是苹果公开的策略之一。
而富士康承接的惠普笔记本订单也在逐渐减少,并直接导致了重庆富士康的劳资矛盾。实际上,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富士康于2014年已经开始转型,在贵州创办以机器人为主的生产车间,拓展包括特斯拉在内的新客户,和惠普合建云服务器公司,“代工之王”的转型之路受到全球广泛关注。
21世纪以来,代工行业在中国快速发展。跨国企业将劳动密集的制造加工环节外包给位于中国的代工工厂,包括电子产品、汽车零件、服装纺织、家居产品、光伏、集成电路等,行业覆盖面广,中国也成为“世界工厂”。
代工分为原始设备生产商(OEM)和原始设计制造商(ODM),前者仅负责生产而不进行设计,后者既生产又设计。中国常见的是OEM代工形式,客户拥有设计专利,对原材料和生产流程完全掌控,并负责最终销售,制造加工环节附加值低,所得利润分配十分微薄,主要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成本获利。
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代工行业发展如火如荼,然而此后诸多挑战让代工行业面临困境。富士康所在的消费电子产业,行业门槛较低,苹果寻找其它代工厂的“去富士康化”策略也从侧面折射出这种现状。此外,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不断上升,低成本战略难以为继。富士康近年来的业绩表现,已表明了代工行业当前的疲软态势。
在这种背景下,说富士康主动转型,不如说是不得不转型。但从目前来看,富士康的转型尝试收效甚微,对其营收无法产生正向推动作用,甚至被外界断定为基本失败。富士康作为上市公司还存在承诺股东的业绩压力,无奈还要重新走苹果代工厂的老路。
但富士康转型的决心似乎并未动摇,在公司年度会议上郭台铭还对股东表示,“业务转型是富士康在未来十年内可持续增长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