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打响 自贸区争夺战(2)
事实上,开展自贸区“先行先试”的不仅仅是湖北武汉一家,围绕首个内陆自贸区的争夺也已开始暗地角力。其中,四川成都、重庆、甘肃兰州、陕西西安等地,均已明确提出有意申报地方自贸区。
例如,重庆滨江自由贸易区的申报主体区域集中在两江新区和巴南区的部分区域,突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两带交汇”的战略优势;而西安的自贸区申报则主打“国家战略牌”,通过设立西安自由贸易试验区,使之成为联通欧亚、承东启西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第一枢纽。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尽管内地多个城市在申报第二批自贸区时“集体落榜”,但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推进,未来不排除会在中西部地区的武汉、重庆、西安等地设立更多自贸区。
“自由贸易园区可以更多一点,在地域设置上也有必要更均衡一些。”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秘书长陈耀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特别是要多考虑向西开放,自由贸易园区的设立向中西部地区倾斜,构建更加多元的自贸区平台。”
“一带一路大自贸区”构想成型
从国家层面来看,2015年,“一带一路”战略的纵深推进有望进一步推动国内更多的双边、多边自贸区落地。
12月21日,商务部部长助理王受文表示,自贸区战略要配合“一路一带”规划的推进,“一路一带”有65个国家,“我们商务部正在研究,按照重点来确定6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自贸区战略的重点和布局,并最终将建成一个面向全球的自贸区网络。
同时,“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大自贸区(SRT)”顶层设计的构想也已初步成型。12月21日,盘古智库“丝绸之路经济带”课题组发布《丝路一带一路大自贸区顶层设计》报告,并提出了构筑丝路一带一路大自贸区(SRT)建设的构想。
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大自贸区(SRT)指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及国内有关省市建立相应的自由贸易区或者经济合作区,填补现有自贸区建设的空白,并用一带一路为线串起亚洲、欧洲、非洲,连接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中国国内及海外自贸区和经济区。
“根据‘丝绸之路经济带’课题组提出的分阶段建设丝路一带一路大自贸区(SRT)的思路,近期重点实现道路、能源管线、电信、港口等基础设施共建和互联互通,提高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程度;中期在条件成熟的国家和地区朝自由贸易区迈进,打造中国与东盟自贸区升级版,与中亚国家、中东欧国家建立自贸区;远期建成覆盖中亚、南亚、西亚、欧洲、非洲国家的自由贸易区群,增加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话语权和引领力,从而打造新型亚欧伙伴关系。
“一带一路”是走出去战略,自贸区是对外开放战略,二者相辅相成,“一带一路”以自贸区形式推动,经由国内自贸园区和国际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加速而逐步落地。盘古智库理事长易鹏表示,“一带一路”通过打造中新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中伊土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等,依托沿线国家地区基础设施的互通互联,对沿线贸易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在中国区域发展新格局中,中西部城市或将迎来更大的发展契机。“2015年,中国区域建设将以天元为心,京津冀为首,长江经济带为体,一路一带为两翼,平衡中国区域发展全格局,实现国家腾飞。”易鹏指出,在这些区域发展中,中国要以西安、郑州、长沙、武汉、重庆、成都组成一个“天元战略”城市带,构成中国经济发展的夯实之地。
“天元战略要完成中国三大区域战略的对接,即长江经济带对接一路一带和京津冀的战略,构造中国对内开发和对外开放的大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复合体系。”易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