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要闻

显示 收起

中石化陷12亿美元收购违约风波 油气出海需长点心(2)

《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称,早在2010年,由于OPEC对伊拉克产量的配额限制,中石油无法达到前一年公司竞标时承诺的产量,为此需要向伊拉克政府缴纳一笔违约金。

此外,与中海油签订有LNG供应合同的澳大利亚某公司在2013年曾多次违约,导致中海油运合同年上游供应量将减少约65000吨LNG.

安迅思能源研究总监李莉告诉记者,国内企业在海外进行油气投资,并非一帆风顺,“地缘政治、社会动荡、诸如油价暴跌类的市场发生重大变化,都是在海外进行油气投资时潜在的风险。”

“三桶油”改变海外策略

尽管此次中石化与卢克公司纠纷的原因还未明了,但是2014年以来,“三桶油”海外投资战略的总体转型则成为中石化放缓投资难以忽略的因素。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的《2014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中数据显示,“三桶油”在去年的海外投资大幅放缓,2014年全年“三桶油”项目收购金额不到30亿美元,相比2013年的300亿美元左右减少了90%。

业内分析认为,“三桶油”步伐放缓,主要是从海外业务发展战略转型角度考虑,从重规模扩张转向更加注重海外资产的效益。

在中国石油集团海外油气业务2015年工作会议上,中石油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汪东进提出要求,中石油需要看到国际能源地缘政治风险加大、低油价导致海外业务盈利能力下降等新挑战,应持续优化海外资源配置和资产布局,不断提高海外业务抗风险能力。

中石化亦在年度工作会议上提出,要“主动适应新常态,紧紧围绕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深化改革、转型发展、从严管理,更加注重结构调整,更加注重资源优化”。

中海油则在2014年工作综述中直接明了地写道:“在低油价背景下,重新审视集团各产业板块的投资决策,适当调整投资、建设的节奏,以战略眼光和风险意识冷静看待海外油气并购机会,科学论证和优化下游在建和新审批项目。”

在李莉看来,“三桶油”去年海外投资速度放缓,主要是因为前几年快速扩张海外业务,收购的海外资产已经较多,需要一定的时间消化与整合;在当前低油价的冲击下,这三家体量庞大的公司也需要更加注重效益而非规模。

不过,民企则接棒央企进入了海外投资的活跃期。2013年,中国民企在海外的油气投资达到10亿美元,而去年这一投资额度上涨了超过1倍,达到了22亿美元。

李莉对民企的海外投资表示了担忧:“许多主营业务并非能源的民企投资油气,是想要多元化发展;但是海外业务的不可控风险不少,投资的最终收益,并不一定会像他们预估的一样好。”

点击展开全文
↓ 往下拉,下面的文章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