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要闻

显示 收起

代表委员争抢高铁“大蛋糕” 8000亿投资怎么分(2)

李卫东表示,银川为争取高铁作了很多努力,“我们一直在向国家有关部门申报,地方也作了各种财政融资准备。大家达成了共识,包括建高铁可能会涉及到一些拆迁用地”。她提到,“我们每次去各个地市县走访的时候,大家都在说什么时候我们也能通上高铁,老百姓的愿望特别强烈,大家几乎是在热议这件事”。

站在各自立场上,从所处区域的发展需求出发,代表和委员们呼吁在当地修高铁的建议尽管强烈,但大多理性平和。而在一些地方,相邻县市因为高铁而引发的争夺则显得焦灼甚至达到白热化程度。

两会上,王梦恕曾谈到了河南南阳下辖的两个县市——邓州和新野的高铁之争。此前,这两个邻县因为高铁是否过境设站,无论是官方还是当地百姓,都投入到“争夺”行动中。其中一方的发改委官员透露,当地领导多次向省政府、国家发改委和铁路部门汇报材料。而在民间,这种争夺则显得尤为激烈,两地民众都掀起了“保卫高铁”运动。有的还在广场上拉起横幅,唱着“变身蜡烛燃烧自己,只为高铁你”,将贴着标语的宣传车开进田间地头。

邓州和新野的高铁之争并不是孤例。据报道,不少地方因想发展高铁,“群众施压,官员‘拼命’”,有的甚至“近邻反目,唇枪舌战”。

面对一些地方激烈争夺高铁的情势,一种来自业界的疑虑是,如何设计高铁路线,不能因为哪里争了就要考虑,哪里不争就不管。

作为国内高铁领域的资深专家,王梦恕认为,“高铁建设要遵循科学合理原则,不能是谁闹得厉害,就听谁的”。

一个现实背景是,随着当年铁道部与地方共建铁路的战略调整,地方政府在铁路选线上话语权增加。这意味着,一部分高铁路线会是铁路公司和地方政府协商之下的方案。

在一些业内专家看来,尽管高铁选线变得更为复杂,涉及因素也更多,但并不意味着高铁自身设计逻辑应该被忽视。高铁专家、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副院长秦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规划高铁应做到现实需要与长远规划相结合、自然地理与经济版图相结合,惠及民生与服务国家战略兼顾,不能由“外行”、“社会活动家”说了算,更不能“拍脑袋”决定。

中国铁路公司副总经理卢春房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没有高铁的地方都很欢迎高铁,这在情理之中。高铁选线既要科学规划,也要尊重地方政府意见。从规划上说,应该走人口密集的地方。从企业效益来说,希望客流要多、投资应该少。而从地方政府来说,需要结合产业调整、城镇化发展。所以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以及政治因素,来选择一个最优方案”。

点击展开全文
↓ 往下拉,下面的文章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