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要闻

显示 收起

起底莆田系四大家族:靠卖疥疮药、蛔虫药起家(2)

成员参差不齐的帝国

医生赵隐(化名)曾在某莆田系医院工作过,但不到半年就辞职了。

他辞职的时候,新世纪已经到来。莆田系不少老板赚到了钱,他们或回老家翻新住宅,或在市区购置产业。每逢春节,许多外地牌照的车辆在东庄镇来来往往。

赵隐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他所在的医院实行的是“老板制”,但老板不是医生出身。每个科室都设置了业务主任与经核主任,“经核主任,讲得好听些是主任,实际上是老板的‘监工’,业务主任也时时受到经核主任的督促与考核”。

所谓考核经济指标,是每个月要核算钱从哪里来,每个病人的日消费额是多少。自费病人费用往往高过医保病人,因为自费的不受什么限制,医保受到许多条例约束,“你做得好,做得不好,每个月都有报表出来,哪个主任做得不够的,老板找你谈话”。

“这样,你整天就要给病人多费很多口舌,说除了药物治疗之外还需要许多非药物性治疗,如名目繁多的康复理疗,要吹得天花乱坠。”赵隐说。

赵隐记得,有一名来自贫困家庭的病人来医院就诊,家里攒钱交了几千元押金。医生认为,他们医院治不了这种病,想劝病人和家属不要住院了,但这种情况是医院绝对不容许发生的,只要病人被收置入院,就必须要有消费。

最终,在二三天内“设法消灭掉了”几千元押金后,医院便安排病人出了院。

如今,莆田系医院在民营医院的占比已超过80%。在莆田系大军中,以经济为考核指标的医院是普遍现象或是个例,尚无精准统计数字。中国青年报记者询问多名莆田系成员是否有此现象,他们均否认。

一名地级市卫生系统人士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他们日常发现的“问题医院”中,莆田系占的比例比较高,其中一个特点是,它们会想方设法地巴结执法人员或卫生局某些官员。而一些从公立医院退休的医生办个人诊所,平常通常不会和卫生局的人套近乎。

但是,从公开报道来看,并非所有的莆田系医院都管理混乱。莆田系医院安控集团的创始人、董事长卓朝阳在接受《创业邦》采访时也表示,莆系民营医院有过一些历史问题,但过去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大家都在进步。

该报道称,卓朝阳将莆田系医院按时间作了阶段性划分:上世纪80年代,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谋生;上世纪90年代,人开始想到要做自己的事业;2000年后的这代人,受过高等教育,他们想做自己的品牌,希望规范化、连锁化,达到国际标准。

媒体报道显示,卓朝阳的医院里,核心团队成员涵盖中国台湾、香港地区及美国等地的高管,国际化视野和基因初备。

点击展开全文
↓ 往下拉,下面的文章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