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要闻

显示 收起

央行窗口指导RQDII 为预防人民币贬值风险(2)

风险控制

有市场人士分析称,央行暂缓RQDII业务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相关部门发现RQDII资金出境后,通过投资某些金融衍生品变相投资美元资产,押注美元升值。

“这就相当于变成QDII了,是突破QDII额度管制的一种做法。”上述市场人士分析说,但此举等于推高美元汇率,变相促使人民币贬值。

资料显示,RQDII于2014年11月推出,其所涉及的金融机构类型,和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制度有四类相同,分别是银行、证券、保险和信托。

其与QDII的区别,一个体现在RQDII以人民币资金投资于境外人民币计价产品,而通过QDII投资的则是境外外币计价产品。另外一个重要区别在于,QDII实现额度审批管理,而RQDII以实际募集规模为准。

目前来看,QDII的额度仍十分有限。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截至11月27日,各类机构QDII额度共计899.93亿美元。其中,银行类合计138.4亿美元,证券类合计375.5亿美元,保险类合计358.53亿美元,信托类合计77.5亿美元。

但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随着海外投资火热,近两个月QDII产品火热,已经带动QDII通道费水涨船高,目前已经达到1%-2%的水平,而在今年上半年,其价格普遍在千分之二左右。

但与之而来的,是RQDII产品发行也趋于红火。

在上述市场人士看来,这背后,是有机构将RQDII资金投资境外后,可能利用境外货币自由兑换等优势,悄然兑换成美元购买美元票据等,押注美元升值套利。

“不过,通常RQDII机构面临相关部门监管,这类操作不会做得很明显,很可能是购买一些带有结构性的金融衍生品,比如基础资产是人民币计价的票据债券,但衍生品投资方面则是挂钩看涨美元的期权等。”他表示。但这无形间会给人民币带来不小的贬值压力。

“事实上,央行已经一再表示,人民币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尤其在人民币纳入SDR后,相关部门也不希望人民币迅速贬值,影响各国吸收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兴趣。”他表示。

点击展开全文
↓ 往下拉,下面的文章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