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造车僵局:连遭股东指责和深交所质疑(2)
通过收购美国奥钛纳米科技有限公司53.6%的股权,珠海银隆掌握了美国奥钛的钛酸锂电池核心技术和储能技术,并在近两年通过收购广通等客车公司敲开汽车制造业的大门。
根据官网信息可知,珠海银隆从2008年开始进军新能源领域,2010年通过收购美国奥钛纳米技术有限公司掌握钛酸锂电池核心技术,2012至2013年借着国家扶持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东风收购珠海广通汽车、石家庄中博汽车等汽车制造企业,才勉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获得了一席之地。
它自称能够生产3.3万辆纯电动客车、10万辆运动型多功能电动车,电池产能达到了6.2亿安时,拥有生产钛酸锂电池原材料5000吨、储能800兆瓦生产能力。根据其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该公司实现新能源汽车销售订单7000辆,其中完成纯电动客车3189辆,市占率高于3%,全国销量仅排第七。
据澎湃报道,在本次交易停牌前6个月内以及停牌期间,珠海银隆曾发生6次股权转让及1次增资行为。其中第六次增资的估值为增资前25.00亿元、增资后40.00亿元,第五、六次股权转让的估值同为40.00亿元,第七次增资的估值为增资前50.00亿元、增资后66.90亿元。然而,几个月后董明珠耗费130亿人民币、以近乎2倍的价格买下它,并打算再砸100亿进行豪赌。为啥短短数月身价倍增?
审计报告和资产评估报告显示,2015年珠海银隆纯电动客车销售收入37.10亿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96.2%;2016年上半年纯电动客车销售收入22.15亿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89.4%。2015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占宇通客车纯电动车销售额的56.52%,2016年这一比例也高达49.06%。“新能源汽车应用推广补助资金”赫然出现在审计报告披露的珠海银隆应收账款余额前五名名单中。如果没有政府补贴,银隆何以立足?
而根据公开报告来看,珠海银隆的数据多处自相矛盾,引发证券分析师对它计入营业收入的政府补贴金额的真实性和实际坏账产生怀疑,评估报告不足额计提坏账被认为它有可能虚增营业收入和利润。耗费大量时间和重金买下这个问题重重的公司,无疑是场豪赌。让董明珠如此坚决地拉开这场赌局的,究竟是什么?这场赌局,有钱就能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