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要闻

显示 收起

供需两端齐施压 多种气体集体大幅涨价(2)

据凯美特气向上证报记者介绍,去年,该产品的出厂均价为500元/吨,今年6月出厂价升至600元/吨,7月加速上调至750元/吨左右,相比往年出厂均价上涨约50%。相关负责人指出,实际上,下游大客户消化气体涨价的压力较小,“对提价都比较接受,更重要的是,因工业气体不可或缺性、运输特殊性,下游企业更看重稳定供应网格能力及纯度保证,较长时间中有望稳住这一价格。”

多种气体价格集体飙升

涨价的气体不只是二氧化碳,而且最迅猛的一波涨幅基本发生在7、8月间。相关机构综合全国近120家工业气体公司出厂价格数据统计,液氧价格已从6月底的760元/吨上涨至目前的1650元/吨,个别地区的价格已超过2000元/吨;液氮价格已从7月初的700元/吨上涨至目前的1400元/吨;液氩的价格从今年2月份已开始涨价,从700元/吨涨至3500元/吨。

此前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气体出现的一定程度涨价已给相关厂商带来好处。凯美特气2017年半年报显示,其高纯二氧化碳毛利达到65.59%,营收同比增49.75%至1.76亿元,净利同比增145%至1320万元。半年报预计前9月净利同比增130%-180%。

供需两端同时挤压

杭氧股份一方面向冶金、煤化工等行业销售成套空气分离设备,另一方面也直接产销工业气体。半年报显示,其气体行业毛利为15.28%。受益行业回暖,杭氧股份一改去年亏损2.8亿元的颓势,今年上半年在营业收入同比增32.51%情况下,扣非净利同比增195.40%,达到7300万元。

作为工业气体、特种气体的国际龙头企业,林德集团2016年财年实现总销售额169.48亿欧元。本轮涨价,供给和需求两头的作用明显。以二氧化碳为例,在供给端,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约有200万吨二氧化碳产能。其中,凯美特气为国内规模、市场份额最大的厂商,占到44万吨;国际巨头本土企业拥有30-40万吨;其余120万吨左右产能在中小厂商手中。

由于二氧化碳收集、传输特殊性,现行厂商往往毗邻石化等企业而建,如凯美特气选择逐一对接中石化等周期较弱的超大企业,而大部分中小型二氧化碳厂商往往只能与中小化工企业甚至是地条钢企业合作。因环保风暴及供给侧改革,不少相关化工企业关停,依附的中小型二氧化碳厂商无原料可用随之停产,造成了供给的紧张。

需求端方面,来自可乐、其它碳酸饮料、啤酒的需求持续增长,啤酒等厂商还将原先超高纯食品级二氧化碳的标准大大提高(纯度从大于99.99%调高到大于99.995%,并且对二氧化碳气中的微量元素也有了进一步的限制,以此大幅提高啤酒的保鲜度),这使得高端需求更多;工业方面,二氧化碳厂商明显感受到了下游工业订单的增加,“来自钢构、工程机械业的订单增加了15%,来自船舶制造方面的订单同比增了30%。”

相关报告指出,杭氧股份、林德集团等气体供应商的产能已经达到满产状态,相关新上产能装置的安装周期至少需要一年,供不应求的局面将延续,气体价格将维持高位甚至进一步上涨。

凯美特气相关人士表示,在环保、食品安全、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电子芯片、航天航空等产业升级换代的大环境下,工业气体的地位有望越来越重要。

点击展开全文
↓ 往下拉,下面的文章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