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要闻

显示 收起

新领域宏观审慎政策 政策框架有待发展和完善(2)

另一方面,稳定经济或者稳定通胀的职能,使得央行具有审慎的天性;再者,央行具有宏观视角,从整体经济或者金融角度进行研判,克服微观监管局限性;最后,央行要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责,所以要从根本上维持金融稳定的责任。

但是殷勇也表示,宏观审慎政策相对于传统货币政策是比较新的领域,政策框架有待完善,系统性风险的原因和机理有待进一步厘清,因此宏观审慎政策在目标设定上还比较模糊,承担的使命多元化。宏观审慎管理体系也没有接受过实战的检验。此外,宏观审慎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方方面面的协调也都处在摸索的阶段,因此未来央行宏观审慎政策框架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我个人认为,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可能是宏观审慎政策的目标还可以进一步聚焦和明确。”殷勇称,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这里面有多种研究方向,其中一个方向是适度增强物价稳定所锚定的价格指数的代表性。

在宏观审慎工具使用方面,人民银行积极探索和创新,从2009年就研究宏观审慎政策的措施,随后引入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并逐步将其升级为MPA。对于我国央行下一步动作,殷勇称,今后人民银行将按照十九大的战略部署,不断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不断完善宏观审慎政策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点击展开全文
↓ 往下拉,下面的文章更精彩 ↓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