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生活

显示 收起

胡绩伟因病去世 与他堂姐的爱情故事(3)

人民日报公开批评有的地方和部门希望上级规定改正的比例数字,实际上是在鼓励各地、各部门大胆突破“比例”。人民日报把能否为尽可能多“负屈”的“右派”“改正”提升到党性的高度,恳切陈词:“我们决不能让错误的东西继续保存下去。见错不纠,不是共产党人应有的品质。共产党人是靠实事求是吃饭的,我们应当有敢于坚持真理,敢于修正错误的无产阶级气魄。”

人民日报一再以中央机关报的权威向全党担保,“改正”不会“否定反右派斗争的成绩”,将来不会被扣上“为右派翻案”、“右倾”、“一风吹”的帽子,有关部门不必“犹犹豫豫,摇摇晃晃”。为防止“改正”后整人恶习死灰复燃,人民日报记者、后来的国务院台办新闻发言人张铭清撰写短评《怎样看待“改正右派”》,批评有些同志使用“改正右派”这个标签,是一种政治上的继续歧视:“本不该划为右派,改了就完了,何必留下这个使人不痛快的特殊名词呢?问题是至今还有不能正确对待这些同志之事,提到时不得不以此名之,但愿到此为止才好。”

据戴煌《胡耀邦与平反冤假错案》一书记载,按照过去的统计口径,全国被戴上“右派”帽子的约45万人。当被“改正”的“右派”人数突破50万大关时,有人慌了:“这怎么办?太多了。”胡耀邦说:“当年猛抓‘右派’的时候怎么不嫌多?”有胡耀邦明里暗地鼓励,有人民日报背书,也由于邓小平的容忍,各地、各部门最后实际“改正”“右派”55万多人,占全国“右派”总数的99.98%!有96人因种种原因未予平反,占右派总数不足0.02%。一个文化古国最优秀阶层的灭顶之灾,就这样得到拯救。

何只是“改正”“右派”,平反刘少奇,薄一波、陆定一等等,都离不开胡绩伟的功劳。当年发表陶铸女儿陶斯亮的文章根本就不是上面安排,而是时任中组部长的胡耀邦和胡绩伟、秦川们的顶风作案。

那几年是《人民日报》的黄金期,发行量达到630万。

1982年底,副总编辑王若水因周杨的“异化论”被免职。胡绩伟辞职,离开了人民日报。还好,秦川接任。他是胡绩伟的老战友,力主开放的习仲勋的老下级。

点击展开全文
↓ 往下拉,下面的文章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