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生活

显示 收起

成品油价上调 破除石油经营垄断油价才透明合理(3)

中国经济正在飞速前进,对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多,油价的上涨对诸多行业的发展影响颇大。尤其是交通运输行业,每次油价的波动都会相应地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

如前所说,每到涨价,发改委总要说“与国际市场成品油的价格接轨”,但中国真正需要与国际接轨的,不是价格,而是价格机制,一个由市场说了算的价格机制。

这次油价上调在中国社会引起的震动可想而知,众多质疑一致奔发改委而去,然而发改委却一脸无辜状:三地原油变化率已经超过10%,以公式计算,汽、柴油每吨应该上涨700元左右。“考虑到社会承受能力,降低了调价幅度。”发改委此言即出,网上立时“感谢”声一片,名不见经传的《西藏商报》昨天也在微博上着实火了一把,因为它当天的头版头条是黑黑的14个大字:“感谢发改委拉萨油价悬在8时代”。然而也有人杞人忧天,担心发改委会错了意,但发改委想必不至于如此自作多情,一点体会不出“感谢”二字所包含的嘲讽与不满。

几乎每一次油价上调,舆论的矛头最终都会指向垄断。央视评论员王志安提到的一个问题很值得思考,他说:“一说到油价,很多人都说反对的不是涨价,而是垄断。别逗了,事实正相反,绝大多数人,只关心价格,并不关心是否垄断。”仔细想想可能真的如此,如果发改委所做的不是将油价上调而是下调,还会有多少人再拿“垄断”说事呢?

是的,真问题是“垄断”。具体到油价上来,真问题不是“价格”,而是这个价格是怎样生成的,是由市场自动生成,还是由政府定价。当然,中国目前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处于两难,价格由政府管制,固然有悖“市场化”;若将定价权交给“市场”,但中国何尝有“市场”呢?交给中石化、中石油吗?结果显然将更糟。当前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一句话概括就是“与国际油价接轨”,国际油价涨了,国内也要跟着涨;国际上涨多少,国内也要涨多少。这似乎与市场同步,但其实似是而非,因为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国际市场上的供求状况未必就是中国市场上的供求状况,茅台在西方市场上的低价格就是一例;涨价还有一个常用理由是中国成品油市场主要依赖进口,国际油价飙升,国内油价理当上调——这条理由同样说不通,经济学的常识是价格与成本无关,不然商场上哪还有割肉大甩卖这回事。

每到涨价,发改委总要说“与国际市场成品油的价格接轨”,但中国真正需要与国际接轨的,不是价格,而是价格机制,一个由市场说了算,而不是由政府说了算的价格机制。当然,要建立这样的价格机制,有一个前提条件必不可少,那就是打破三桶油在中国市场上的垄断,敞开大门向更多民营企业开放——垄断不除,“改革定价机制”就只能零打碎敲,止于对现有机制的完善、修订,而难以有根本突破。

点击展开全文
↓ 往下拉,下面的文章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