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投毒案嫌犯被提请逮捕 案件疑点重重真相几何?(2)
林家回应:
依然相信林某无辜
警方通报案情,对于这起案件涉及的另一个家庭林家,无疑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此前,林某的姐姐接受采访时一再声称其无辜。昨天警方发布通报后,林某的姐姐在电话中同样显得情绪激动。她依然认为弟弟是清白无辜的,但现在还是需要配合警方调查。而林母伤心欲绝,有轻生的念头。据悉,犯罪嫌疑人林某也聘请了律师。
教育部要求:
务必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教育
昨天(19日)下午,教育部也特别发布消息,称近期部分学校发生的学生安全事件令人痛心。为此,教育部十分关注,要求所在地区教育部门和学校妥善做好后续工作,同时特别提醒各地各校务必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和教育。广大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辅导员要更加关心学生,及时帮他们解决困难,疏导情绪。希望家长与孩子多沟通,与老师勤联系,共同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事件反思:
校园投毒案曾发生多起
因为生活琐事而致投毒杀人,这样的作案动机令人大感意外,同窗同寝的好友,何至如斯?据透露,林某与黄某关系不和已有一段时间,林某对黄某的不满日积月累以致最终做出疯狂举动。复旦大学新闻发言人方明表示,校方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样的琐事引发了投毒,对于这一点,校方也很想知道真相。
近年来,仅是校园投毒案,就已经发生多起。1995年,清华大学女生朱令被投毒,导致终生残疾。1997年和2007年,北京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也分别发生投毒案。3起投毒案所使用的毒品都是重金属铊,清华投毒案的毒品来源不明,北京大学投毒案的毒品来源于学校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投毒案的毒品来自网上。
除了要加强危险化学品的管理之外,一些天之骄子为了一些琐事做出如此极端的举动,校园里此类案件频发,到底原因何在,更值得反思。今年1月,武汉长江工商学院新闻专业学生针对大学生寝室关系,在华中师范大学等12所高校做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仅43%的大学生对寝室关系表示满意。记者调查发现,容易引发寝室矛盾的原因主要是性格、生活习惯以及沟通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而当问题出现时,多数学生会选择跟室友“冷战”。
教育有缺失大学生心理存问题
相比知识的教育,社会适应教育更加重要。案件的出现让我们再一次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产生新的忧虑。让人痛心的是,很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社会适应教育不够,甚至严重缺乏。
中国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郑晓边表示,一些大学生缺乏人际交往能力是连日来高校死伤事件频频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这背后是长期以来相关教育的缺失。无论是学生自身还是学校、社会,都应该尽快亡羊补牢。此外,郑晓边建议,设置相应的服务机构,对大学生提供危机干预,及时为大学生提供心理疏导方面的帮助。
对于复旦大学投毒事件,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曾评论道:“我们的一些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
华南师范大学的张敏强教授认为,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各方面都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大学里出现的问题,很多可以从社会上找到根源,不能出了问题就埋怨教育。“的确,我们现在的道德教育、价值观教育多是空洞的口号,老师教一万遍,也抵不过社会负面行为的影响。现在社会氛围普遍比较浮躁,为了所谓成功,很多人不惜‘走捷径’,成了大学生的坏榜样。要解决大学的问题,就要先解决社会的问题,重塑道德观、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