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生活

显示 收起

论文造假产业链曝光 107篇医学论文被退稿(3)

为什么几次撤稿事件都涉及《肿瘤生物学》?一位曾在《肿瘤生物学》发文30多篇的作者对记者解释,一是因为《肿瘤生物学》影响因子(国际公认的期刊评价指标)在3.0左右,不高不低,在985、211高校一般都符合毕业、保研等条件。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这本期刊的发稿周期短,此前最快3-4个月就能发表,这对晋升、评级、毕业等来说很实用,而其他同类期刊至少也要一年时间。

对此,中国科协敦促称,施普林格出版集团没有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发生,出版集团和期刊编辑存在内控机制不完善、审核把关不严格等问题,理应对此承担责任。

从施普林格与《肿瘤生物学》方面的回应来看,他们对于这一产业链的存在也已经知晓。施普林格细胞生物学及生物化学编辑总监彼得·巴特勒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施普林格在开发相关工具,以提示问题的隐患。

在身份验证方面也在开发相关项目,去甄选已验证的评审人并识别获邀评审人的身份。“在进行这些工作的同时,我们还要求提供更多信息,如单位名称、以机构名称结尾的电子邮件地址、ORCID/SCOPUS数据库身份号码、发表文章列表的链接等。”

期刊编辑辨认中介是否很难?记者采访的一位国内医学期刊编辑表示,对编辑来说,一篇稿件来了,首先要做初审,主要关于选题、论文方向、字符数以及格式方面的审核。然后,责编会根据作者留下的电话或邮箱联系作者。但是如果作者和代写代发中介是捆绑在一起的,就很难分辨。

但该编辑也指出,作为一个SCI杂志社,在同行评议人审核时直接使用了作者推荐的评议人而不加以严格地审核,这在顶级的科学期刊,如《柳叶刀》(TheLancet)等工作中是不会出现的。

哪里出了问题?

“在救人治病上,大家都相似,发学术文章就成评职称重要条件”“就好像评价一个厨师,参考的不是他饭做得好不好,而是小麦或水稻种得怎么样。”前文提及的北京三甲医院医生对记者说。在期刊上发表医学论文,是目前很多医院进行医生评职评选时的必要条件之一。

以北京某医院为例,据介绍,要从初级职称升至中级职称,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一篇学术论文是必选项,而要继续升至高级职称,在国外SCI发表一篇论文则是重要的加分项,加分越多,胜算越大。

“在救人治病上,大家的表现都相似,只要没有重大失误,就没有太大差距,所以是否发表了学术文章就成为评职称的重要条件。”该医生表示。因此,每天忙于看诊治病的医生工作到一定年限后,为了获得更好的工作条件和收入,就必须要考虑职称问题,发表论文就成了必须要经历的“一道坎”。

目前的医生晋升体系是否存在问题?医生是要搞科研,还是专心临床?就现在医生职称晋升要求发表论文的现象,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消化科一医生认为,应该把医疗和科研相对割裂开,有愿意搞学术的,可以脱离临床专心搞学术,有愿意临床工作的,可以制定一个相应的晋升路径。

前述医科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则认为,“以论文论英雄”总体上没错,也是目前国内、国外主要衡量学术水平的标准,不能因噎废食、全盘否定。问题的关键在于,评价体系不能绝对化,不能“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而要多元化。就好像评价一个厨师,参考的不是他饭做得好不好,而是小麦或水稻种得怎么样。

点击展开全文
↓ 往下拉,下面的文章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