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 投资分析

显示 收起

央行结构性操作常态化 货币政策宽松仍有空间(2)

结构性操作常态化

中信固收团队点评称,在到期量较大的背景下,央行续作MLF共2590亿元,意在补充流动性实现对冲,维稳资金面,显示操作更趋谨慎。大宽松时代已是过去,同时结合MLF利率持平前期,央行操作意在对冲以代替降准,降准概率进一步下降,货币政策实质稳健。

中信固收团队表示,“大水漫灌”的传统式宽松已难再现,OMO+MLF+PSL等结构性工具将作为货币政策新主打,“精准滴灌”式的投放成为应对流动性缺口的主要措施。

实际上,今年以来,央行在公开市场上频繁使用MLF、PSL、OMO等工具,以维持流动性相对平稳。央行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MLF、PSL的余额分别为1.74万亿、1.67万亿,相比去年末分别增长162%、55%。

“财政库款、资本流动对银行间流动性均有影响,而且影响是多维的。”一位央行系统人士对记者表示,“现在流动性管理不像以前一样,SLO、PSL、MLF等丰富了央行流动性管理的图谱。”

中信固收团队认为,结构性工具的频繁操作使流动性凸显碎片化、周期性特点。其中,周期性源于货币政策短期工具存在到期续做的问题:当货币政策工具集中到期时,市场流动性就将面临不确定性,因此表现出周期性的特点。

所谓碎片化,指MLF、PSL、SLF等结构性货币政策操作主要分别针对大中型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地方商业银行,由此出现流动性出口不一的问题。而不同口径投放的流动性规模不同、价格也不同,容易导致市场流动性分割。

货币政策宽松仍有空间

前述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交易员表示,最近有降准的预期,实际上也有降准的空间:一是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另外经济下行压力大。“降准可以释放长期资金,央行可以相应减少公开市场、MLF工具的操作频率。”他说。

货币政策是调节总需求的重要手段,货币政策决策一定程度上也取决宏观经济走势及国际经济形势。目前,CPI、GDP增速、美元加息是市场参考的重要因素。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6月CPI录得1.9%,相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通胀对货币政策宽松的制约已明显下降。而美元加息延后也为央行降准降息操作提供了个难得的时间窗口。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表示,自“2.29”降准以来,货币政策已4个多月没有再降息降准,主要是因为一季度经济触底回升、通胀预期抬头、房价暴涨。目前第一个因素已经被破坏,第二、三个因素未来将逐步弱化,因此货币政策再度宽松的预期正逐步升温。

点击展开全文
↓ 往下拉,下面的文章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