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 投资分析

显示 收起

险资举牌上市公司三大焦点 为何频频举牌等(2)

焦点2:举牌“乱象”伤害了谁?

就在保险资金在资本市场屡掀波澜、频频举牌上市公司的时候,从万科到南玻,再到中国建筑和格力电器,险资所到之处引发市场震动。

实际上,在5日保监会对前海人寿作出处罚之前,部分险资在股市中的各类举牌乱象,已经引发监管层关注。针对恒大人寿股票投资中的“快进快出”行为,保监会此前就约谈了恒大人寿主要负责人,明确表态不支持保险资金短期大量频繁炒作股票。

曹德云说,险资举牌对资本市场结构的改善是有好处的,险资作为长期资金来投资大盘蓝筹股,对其他非保险中小金融机构、个人投资者也是一种价值投资的引导。但不能否认的是,个别保险机构采取比较激进的业务发展和投资方式,负债端过度依赖投资型业务,资产端盲目投资与保险毫不相关的行业,对保险行业及险资运用带来负面影响。

从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来看,险资作为资本市场中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如果大量集中持有某只股票,甚至达到举牌线后,不但可能直接主导个股行情,也会极大影响资本市场的整体走势,这就不仅仅只涉及险资本身,而是关系到几乎所有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记者看到,在监管部门对杠杆资金“野蛮收购”提出警示后,12月5日A股市场中之前被险资举牌的上市公司股价均出现大幅波动,而这些股票近期股价的过山车表现,恰恰反映出部分险资对市场的负面影响。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指出,险资是机构投资者的“老大”,应该向养老金学习、做长期投资者的表率和中国股市的“压舱石”或“稳定器”,而不是利用杠杆举牌的“带头大哥”,更不应该拿客户的资金做杠杆,帮助其母公司参与别人公司的控股权争夺。

同时,一些企业经营者也担心险资等杠杆资金的投资炒作,将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12月3日在第十六届中国经济论坛间隙接受采访时表示,很多人通过资本运作获利,但小股民可能会在其中受到伤害,投资者应该通过实体经济的发展获益,而非低买高卖。希望资本不要做破坏中国制造的罪人。

焦点3:险资举牌怎么管?

保险机构按照监管规则以自有资金进行财务投资,既可获取市场收益,又可从专业视角监督上市公司,这本身是一件双赢的制度安排。但个别保险机构“野蛮”举牌引发争议也给监管部门提出了新课题,险资举牌怎么管?

保险资金举牌、收购上市公司有其自身逻辑所在。但目前险资举牌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被举牌上市公司股价大幅波动,各类资金跟风,个别保险机构“快进快出”带来极坏的示范效应。

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市场研究总监桂浩明表示,国外市场大多有“大户持仓报告制度”,规模较大的资金在集中大量操作时,需主动及时公开披露相关信息,对保障投资者知情权和维护市场稳定有积极作用。国内资本市场也可以考虑建立类似制度,要求大资金在进行重大操作时充分告知理由,既可避免被举牌公司股价异常波动,也有利于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

业内人士呼吁,随着资本市场和保险业的快速发展,类似险资举牌这种跨领域、跨行业的新情况还将不断出现,处理不好容易集聚金融风险,监管部门联手合力监管势在必行。

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表示,如果要化解险资举牌争议,各部门应该联合商讨,完善监管制度,修改相关规则,对保险资金及其他资金举牌上市公司做出明确规定。

事实上,监管部门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据了解,保监会还将陆续出台相关政策严格监管保险资金运用。

点击展开全文
↓ 往下拉,下面的文章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