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机构力量崛起 找中国版“漂亮50”(2)
寻找中国版“漂亮50”
凯恩斯理论告诉我们:选股犹如选美。当优质的个股被越来越多的资金所追逐,股价将轻松创出历史新高,而更多的股票在“躁动”之后依旧在底部徘徊……
不知不觉中,个股的差距在拉大,或许还将越来越大。前两年基金经理的选股逻辑是“唯新唯小唯空间”,上市公司只要提到“有诉求”,股价就会迅速蹿升。而如今,基金经理对于内生性增长的重视,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朱雀投资的基金经理李树荣认为,这是一个选股的时代,资金越来越向优质股集中,“漂亮50”可能会以各种形式出现在各个行业中。
据悉,美国上世纪70年代崛起的“漂亮50”主要就是以可口可乐、惠氏、迪士尼、沃尔玛为代表的消费股,以及以IBM、GE为代表的科技股。
需要指出的是,“漂亮50”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核心品种的基本特征就是盈利稳定且具有持续性。
在李树荣看来,第一类“漂亮50”会出现在传统周期行业。行业总体需求增速在下行甚至负增长,但龙头公司的竞争力不断提升,进一步拉开与行业排名第二第三的公司之间的差距。龙头公司对行业价格和产能具有掌控力,能不断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在存量市场中讲增量故事。在这些行业中,龙头公司的业绩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加,而估值还在相对底部位置,比如20%-25%的业绩增长,对应15倍左右的PE水平;缺点是行业还未到稳定状态,价格波动相对剧烈,差异化估值不明显,需要等待业绩差异逐步体现到估值差异上。这类公司的市值往往在50亿美元上下,人民币市值在200亿元-300亿元之间,需要等待经营模式及管理模式的突破并且被确认。
第二类“漂亮50”是新兴成长行业。只要行业空间及公司卡位没有问题,2017年估值回落到30倍PE附近,一季报业绩确认有40%左右或者更高增长,预计估值至少会上行到1倍PEG附近。
第三类“漂亮50”将出现在稳定增长行业中。虽然行业增速回落,但仍然保持低速增长,企业的竞争力不断提高,甚至可以创造新的需求或者实现进口替代。这类公司估值相对稳定,增速稳定,往往可以在1.5倍PEG附近。更多的基金经理则认为,消费股更有望成为“漂亮50”的“孵化地”。事实上,一批优质个股如贵州茅台、老板电器、索菲亚等最近均迭创新高。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人均GDP已超过5万元人民币,从中长期来看,这个阶段资本市场一定会逐渐呈现两头崛起的局面:一头消费,一头科技。事实上,自2016年开始,公募基金就开启了一轮大的风格切换,对业绩和估值逐渐看重,对并购和“故事”逐渐抛弃。
据招商证券统计,到2016年四季度,重仓股中消费股占比已达23.2%,历史最高峰是2011年四季度的30%。从最新的数据来看,过去4周偏股基金平均净值涨跌幅对可选消费相关度已经接近100%,这意味着,公募基金对消费股的配置,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而中国正在从人口的数量红利过渡到人口质量红利阶段,品牌消费、文体娱乐、教育、健康、环保等消费行业成为需求确定增长的领域。
沪上一位基金经理认为,在新消费趋势下,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品类大概率能实现快速且持续的增长。以白酒为代表的强势品牌消费品,开始重新步入快速增长通道;以旅游、小家电、定制家具为代表的消费升级品种,以持续超预期的增长获得价值重估的投资机会;一些新兴的消费品种和消费方式,如社交电商、体育等,虽然估值比较高,但行业景气度可观。未来三到五年里,在能够满足“有钱任性”的消费品里,大概率能出现一批中长期表现相当不错的牛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