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 消费

显示 收起

被商业化的四维彩超 小气泡确凿危害

被商业化的四维彩超

怀孕24周的小瑾(化名)在北京一家私立医院做了四维彩超检查,她拿到一张宝宝的彩超照片,一张动态的CD光盘,还有两份检查报告,整个“套餐”价格1200元。小瑾说,常规孕检在公立医院做过,发育一切正常,到这家私立医院的目的就是想给宝宝拍照片。整个检查过程半小时,医生会带着准妈妈一起看宝宝的脸、手和脚,还允许家属进来一起观看。

被商业化的四维彩超

对于孕妇来说,用四维彩超提前看见腹中宝宝并为宝宝“留影”几乎成了一种“流行”。而在超声科的专业医生眼里,这种行为却暗藏风险。

超声波,是一种既可杀死肿瘤细胞又能碎石杀毒的能量。超声检查技术进入临床已50多年,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产前畸形筛查的能力和范围,也未见明显的人身伤害证据,但也仍不足以证明其绝对安全,对胎儿眼睛、脑部等脆弱娇嫩的对象更需谨慎。

四维彩超是超声检查的一种,医学上更准确名称叫“实时三维超声”,因其在三维基础上多了一个时间维度参数,能够获得动态的图像,在临床上只是常规产检的补充。而正因其立体动态成像特点,相较传统超声检查,四维彩超更多被用作商业目的的胎儿写真,实际上已经超出医疗用途。

如果按每年1600万新生儿人数计算,在私立机构做一次四维彩超1200元,这将是一个高达190亿元的潜在市场。巨大需求背后,许多私立医院、摄影机构都瞄准商机,引进国际先进设备,做起了超声“生意”。超声专家担心,这种非医学用途的超声使用,不仅存在非法鉴定性别之嫌,更关键的,是将胎儿置于了更高的安全风险中。

关于风险问题,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会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超声科主任李建国明确表示,常规的产前超声检查对排畸非常有必要也应该提倡,但过度使用,声功率过高,时间过长,次数过多,就可能对胎儿发育造成潜在影响。而这种影响也许是缓慢的,要经过几代人才能够被发现。

不可忽视的“小气泡”

2014年12月,美国FDA发出声明,强烈反对给胎儿拍照片,生物医学工程学沙拉姆博士说:超声波可以使人体组织升温,某些情况下还可产生非常小的气泡。而这种升温和小气泡,可能会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由中科院声学研究所牛凤岐教授等人撰写的文章《胎儿超声检查安全性的国际最新阐述及实践指导》指出,胎儿生理体温比母体高0.5摄氏度,如遇孕妇发热,甚至不用超声辐射,胎儿体温就已经很高了。同时,与成熟组织相比,处于活跃分化期的组织更易受到损伤。基于这些考虑,哪怕目前并不能完全证明发热和小气泡的确凿危害,也绝不能掉以轻心。

在一家正规的公立医院,一位正常的孕妇在孕期通常要做3~4次超声检查,如果孩子体位好,每次检查5~10分钟就足够了。而在私立机构,胎儿写真可能要用上半小时甚至更久。

一篇由牛凤岐执笔,发表在《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的文章《关于胎儿检查中超声安全使用的建议》特别强调:“不应以非医学目的辐照胎儿,不得以留念或商业展示为目的拍摄胎儿的超声影像。”

然而,尽管学术界对超声安全警示不断,国内许多机构仍在向孕妇鼓吹,四维彩超是“绝对安全”的。另一被私立机构吹捧的,是四维彩超能更精准地发现胎儿畸形,这也遭权威专家否认。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超声科主任医师裴秋艳说,传统二维超声完全能满足胎儿排畸需要,而三维或四维超声,技术核心还是二维成像,只是图像更立体动态,方便医生和家长沟通。唇腭裂等体表畸形,家长能一眼看明白。

从事医疗器械经营工作的许女士表示,若要把超声仪器用作产前筛查,必须要有相应资质。但如果被非医疗机构用在孕妇身上,后果将十分危险。

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其中就规定,医疗保健机构和医务人员不得实施任何非医疗目的的产前诊断技术,并对开展产前诊断技术的医疗保健机构和技术人员提出要求。技术人员不仅要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还要取得产前诊断相应的资格证书。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在2012年制定的《产前超声检查指南》中,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产前超声筛查应在卫生行政部门许可的医疗机构开展。而经查证,北京地区开展用四维彩超给胎儿拍照业务的摄影机构,无一例外均不具备医疗机构资质。

另一个问题是,哪怕在具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如果使用仪器的人员安全意识不足,也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裴秋艳介绍,经验丰富的医生检查一个胎儿只需几分钟。若胎儿不配合,医生会让孕妇下床活动一下再做。而若一些私立机构把四维彩超用作胎儿写真,操作人员可能为获得连续的面部表情将探头持续照射胎儿。

作为多年从事产前筛查和诊断的医生,裴秋艳常会跟孕妇说,什么才是规范的超声检查,她认为这是超声科医生的责任和义务。而对于准父母来说,也应有最基本的健康素养,对胎儿更谨慎,切勿因娱乐目的而做出对胎儿有风险的拍照行为。

点击展开全文
↓ 往下拉,下面的文章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