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 消费

显示 收起

消费者对保健食品功能认知混乱 总体评价不太满意

6月20日,在国家工商总局举办的食品安全宣传周主题座谈会上,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保健食品消费者认知度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近七成消费者对保健品知之甚少,约七成消费者对国内保健食品市场总体评价“不太满意”,超六成消费者不相信所谓“保健食品”广告宣传。

保健品功能认知混乱

据中消协副秘书长栗元广介绍,本次问卷调查为随机抽样调查,以在线调查为主、少数采取线下实地拦截访问相结合的方式,有效问卷总数为12,430份。根据调查结果,只有近三分之一消费者自认为对保健食品“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近七成消费者对于保健食品选择“大概了解”“不太了解”和“不了解”。

消费者对保健食品功能认知混乱

保健食品的主要作用是调节机体功能,不能预防和治疗疾病是大部分消费者的普遍共识,但对保健食品具体的功能认知却较为模糊甚至混乱。消费者对于保健食品与普通食品之间区别并没有太多的了解,尤其是对于普通食品非法宣称保健功能和添加仅可用于保健食品原料的行为缺乏正确认知。

调查结果显示,对普通食品宣称“保健功能”行为,35.09%的消费者选择“国家不允许”,但20.87%选择“国家允许”;对普通食品是否能添加仅可用于保健食品原料行为,20.14%的消费者选择“国家不允许”,但16.65%的消费者选择“国家允许”。

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对保健食品信息的获取渠道最主要源于“电视广告”和“网络”,所占比例分别达到69.87%和62.61%。同时,超过四成消费者从“报纸杂志”和“药店、超市推荐”获悉保健食品信息,约三成消费者还会由朋友熟人介绍而获取相关信息,部分消费者会根据“路边广告”或参加“会议营销”获知保健食品的信息。

超五成消费者购买保健食品时选择“蓝帽子”标志

“蓝帽子”标志,是经国家主管部门审批的保健食品特有标志。调查结果表明,在7195名购买过保健食品消费者中,选购保健食品时,超过五成消费者会同时查看“蓝帽子”标志和产品的批准文号,另有两成多消费者只查看产品的批准文号,还有一成多消费者会因为“别人推荐”而购买。调查结果还显示,消费者购买保健食品首选药店,占50.95%;其次,“朋友熟人直销”占19.54%;另有14.5%的消费者通过网络购买。

根据调查结果,7195名消费者购买保健食品时,考虑因素最关注“功能”和“安全性”,分别占78.08%和73.50%;其次“价格”、“品牌”和“口碑”也是重要考虑因素。91.14%购买者,为家人购买和自己使用,少数用于送礼和其它。

消费者对国内所谓“保健食品”市场总体满意度不高

由于消费者对保健食品准确辨识度和认知度偏低,往往将非法宣称功效的普通食品、非法生产经营的假冒保健食品与保健食品混淆,故本次调查结果提示消费者对广义上的所谓“保健食品”(含保健食品、非法宣称功效的普通食品、非法生产经营的假冒保健食品等)市场的总体满意度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约七成消费者对国内保健食品市场总体评价“不太满意”,满意度只有三成。对国内外保健食品的评价,40.98%消费者更偏爱国外保健食品,只有9.49%消费者认为“国内的更好”。部分消费者对国内外保健食品质量都缺乏足够信心,27.59%的消费者认为“作用都不行”。相比之下,国内保健食品认可度相对偏低。

超六成消费者不相信所谓“保健食品”广告宣传

根据调查结果,消费者对于当前我国市场上所谓“保健食品”(含保健食品、非法宣称功效的普通食品、非法生产经营的假冒保健食品等)广告宣传信任度较低,占比超过六成。同时,消费者遇到“保健食品”冒充药品现象也不在少数,约40.97%的消费者表示“经常遇到”。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较强,近七成消费者权益受损后会主动维权。保健食品出现质量问题时,三分之一消费者首选“找经营者协商解决”,近四分之一的消费者会选择“向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或采取其他有效手段,依法主张自身合法权益。超过三成被调查者会选择“自认倒霉”,表明还有部分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和维权信心相对不足。

对加强我国保健食品市场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意见和建议,76.03%消费者最期盼“加强政府监管执法,严厉打击虚假宣传”,其次是“严格相关法律标准”和“加大科学消费宣传”,占比分别达到被访人群的57.08%和51.21%。

点击展开全文
↓ 往下拉,下面的文章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