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要闻

显示 收起

美国经济战略的首要目标——制衡中国

在美国眼中,新的贸易协定更像是用来制约中国的战略。

中国的崛起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美国造就的。先不说中国人民的聪慧和勤劳等因素,中国之所以能够迅速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还要依赖于美国一手设计和建立的开放的国际经济体系,这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创造了可能性。而如今,中国也绝对有理由担忧——因为美国有能力创造这个体系,同样也有能力破坏它。

美国经济战略

中国已经对美国财政僵局表达了谴责,明确指出希望美国能够承担起其全球责任。在这一表态背后隐藏着中国的担忧,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已经放缓,若是再经历一些动荡,有可能会保不住6-7%的经济增长水平,这可能会引发一些政治不稳定和社会秩序问题。

现如今,美国的和威望也不比其巅峰时期。奥巴马在叙利亚问题上的纠结以及与伊朗对话的意愿都让传统阿拉伯世界的盟友们非常愤怒,土耳其已经选择了一套中国产的防空系统,而不是美国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也说过,奥巴马对待巴勒斯坦和伊朗显得过于软弱。中东对于美国的不信任危机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程度。

政府关门事件让奥巴马不得不缺席APEC论坛和东亚峰会,他的缺席和华盛顿正在上演的政治“闹剧”并没有让大家看到奥巴马政府所谓“重心转向亚洲”的策略,而是把论坛和会议的主导位置留给了中国。

对于中国来讲,在美国政策方向上值得担忧的事情有三方面,前两个方面都很严重,但是周期性的。第三个方面非常危险——即美国的结构型转变,这将会威胁到中国中长期的经济前景。

首先,中国对此最紧迫的担忧是,美国政治僵局的拖延将会导致美国经济重回衰退,从而让市场陷入混乱。如果美国不能(或者不会)及时付账单的话,全球金融系统的未来将会怎样?中国能否逃脱美国违约的冲击?

其次,美元的持续走弱正在让中国所持有的大量美债贬值。截至2013年7月,中国持有的美债将近1.3万亿美元,是美国的最大债权人。但中国对此也没有办法,美国对于相关抱怨的回应只是草草敷衍,表示并没有人求着中国去购买美债。

最大的威胁还是美国政策的另一个趋势:美国策略的结构性转变。美国的角色从一个多边条约中的担保人形象逐渐转变成对于几个友国联合结盟的倾向。美国正在回撤二战以来一手创建起来的自由秩序。

曾经,这一自由秩序允许西欧国家从废墟中崛起,确保了美国的霸权地位,巩固了西方国家的联盟,以对应前苏联的威胁。美国的国家利益与其国际责任完全吻合,对于德国、法国、英国等有利的事情,对美国也有利。

正如卡内基基金会的AshleyTellis本周说的那样,全球战后经济的解决方案现在已经失效。美国并不希望新兴经济体也能从这个以美国为主导的系统中受益,尤其是不希望中国从中受益。

世界其它国家的崛起,让美国的利益与其制定的规则之间关系变得模糊。中国现在看上去似乎将发展成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然而,让一个国家不断强大以至于威胁到美国的霸权地位,肯定不是战后游戏规则的初衷。

所以美国渐渐用倾向于同盟国的贸易、投资协议来取代战后多边主义,与有着共同想法的国家合作,能够更轻易地达到美国政府的利益要求。

在一个理想的世界中,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和跨大西洋贸易投资条约将成为今后国际事务的框架,这是回归多边主义的一个桥梁。但是在美国看来,他们更希望寻找一个有效抑制中国的策略。当然,此类谈判通常会以失败告终,即使在朋友之间也会存在许多贸易分歧。但是,美国的路线已经摆在那儿了:就在美国逐步回撤其全球规则的时候,它作为全球开放的经济系统之担保人的角色也会以更有棱角的方式存在。

应该为这一切担忧的是中国。中国的持续繁荣才是在国际上保持一席之地的首要条件。没有了美国的支持,全球多边秩序有可能进一步垮塌,全球化最终也会让步于分裂。而从自由秩序中获益最多的中国,也有可能因为这个秩序的死亡而成为最大的输家。

来源:华尔街见闻

点击展开全文
↓ 往下拉,下面的文章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