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三年投入足球超20亿 投资足球省广告费(2)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如果把恒大的成功简单地归结为“砸钱”,那就有点过于简单化了。因为中国不缺钱的足球俱乐部绝不止恒大一家。
据媒体统计,2013年山东鲁能和大连阿尔滨的投入均超过了3亿元,加上下半年购买的外援洛韦,鲁能的投入可能逼近四亿。现如今,鲁能虽然排名第二,但明显跟恒大不在一个档次,以现在这实力打明年亚冠前景堪忧。赛季初雄心万丈的大连阿尔滨更是位居中下游。
“你看像鲁能队,他们的国内球员多好啊,并不比我们差多少,他们也不差钱,但你看他们主场打我们的那比赛,节奏明显就不如我们。”恒大教练团队一位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在恒大,“铁腕”与“狼性”的管理机制和企业文化从地产很好地复制到了俱乐部。老板掌控全局;董事长执行老板决策,全权运作俱乐部所有事务;主教练全权负责球队,简而言之,就是“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在俱乐部的运营上,恒大坚持“董事长领导下的教练负责制”的运营模式,赋予教练组以绝对权威。集团绝不干涉球队的比赛、训练等专业问题,许家印及俱乐部职员不入更衣室,在更衣室中教练是绝对的权威。
一个现象是,在不少俱乐部,球队明星主力和老板、俱乐部高官关系密切,有事请往往绕过教练组直接与老板联系。例如,有些俱乐部主教练黯然下课,就因为传出和队中某位大牌球员矛盾所致,而该球员和球队老板关系密切。有的球队老板也喜欢与球员短信联系,球员有问题也经常直接向老板反映,这直接加深了球队的内部矛盾。
但在恒大,这种现象得以杜绝,恒大明确要求集团和俱乐部的行政人员与球员间不能留电话,有事需要联系直接找教练组。
“我们围绕球队训练比赛的整个团队有十多人,平时训练比赛都由教练团队负责,俱乐部官员绝对不会干涉。”前述教练团队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后卫弋腾说,恒大队内从来没有所谓“大佬”的现象,“不管是国内的球员还是外援,都很遵守教练的规定。”
在中国职业足球历史上,投资人对球队具体业务指手画脚、外行领导内行的事情屡见不鲜,俱乐部管理者和经纪人通过引进内外援捞油水者亦有人在。“在恒大,你看到用很多钱买的外援,这都是真金白银。”恒大队门将李帅告诉本报记者,恒大花了十块钱肯定不会是起到一块钱的作用。
走训是全世界高水平俱乐部的通常的管理办法。但在中超,绝大多数的球队都实行封闭式管理,理由是中国球员缺乏自律。里皮来到之后,恒大全部实行走训制。“我们全部跟欧洲接轨。”国脚赵旭日告诉本报记者,中国球员完全可以自己管理好自己。
在杭州绿城日本籍主教练冈田武史看来,恒大是中超唯一具备职业意识的球队。
中超需要更多恒大
恒大已经迎来了“大投入大产出”的收获期,每年数亿元的投入还能持续多久?
许家印曾表示,恒大集团搞足球,前两年都是大幅度投入,而从第三年或者第四年开始,应该逐渐进入回报期,投入力度将会逐渐递减。他认为恒大完全有能力通过足球赚钱。
在足球发达国家,足球比赛的盈利模式主要是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比赛“内容”来吸引观众,由此带来门票收入、转播收入以及商业收入。现如今恒大拥有了精彩的“内容”,但要谈实现盈利,为时尚早。
一位足球界人士分析,在欧洲发达联赛,电视转播分成是球队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但在中国,只有俱乐部付费求电视台转播的份。而在门票收入方面,尽管恒大今年票房突破了1.5亿,但这部分收入与球员亚冠高额奖金相当。至于明年可能获得的胸前广告收入及其他营销收入,整体来看各项收入能否覆盖投入还有待观望。
足球给恒大带来的效应远非盈利本身所能衡量。
2011年,许家印曾有过这样的表述:“在中央电视台打广告的话,1秒钟大概15万元。我们一场球下来,比如说4月2日中超开幕式在广州举行,有25家电视台现场直播,有300多家媒体报道。11个运动员穿着印上了‘恒大’两个字的背心,你说是不是很值钱?一个半小时的直播时间,如果做广告要多少钱?”
“他投资足球省了很多的广告费,而且效果非常好。”上海易居研究院发展研究所所长李战军告诉本报记者,恒大每年数亿的投入占总利润的比例很低,占全年销售额更是只有零点几个百分点。
恒大地产集团财报显示,2009年即恒大玩转足球之前,其合约销售金额为303亿元,2012年这一数字增加到923亿元,今年更是有望冲击千亿销售目标。
身为全国政协常委,许家印执掌下的恒大踢出了“爱国主义足球”的味道。金汕说,目前,恒大对中国足球带来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这种模式能一时救急,但救不了穷。”
金汕说,中国足球真正靠的还是后备人才的培养。如果恒大长期一枝独秀,中超也会失去吸引力,中超需要有更多的“恒大”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