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要闻

显示 收起

华泰首席策略徐彪:解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作者按:对于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相信很多人都看到其中的不同寻常:7常委无一例外全部到场。熟悉中国政治运行架构的都知道,常委一起参加会议不是新闻,常委一起参加按照惯例来看规格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低一级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才是新闻。让我们问一个为什么?然后牢牢抓住这个问题,将我们对三农问题的理解系统做个阐述。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每到年底,中央层面有几个会是例牌大菜,终归都会上来的:一个是政治局全体会议分析讨论来年经济工作,一个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布置来年经济工作。还有一个就是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布置来年农村工作。

为了表示对农村工作的重视,一般来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确定的东西会成为第二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过去十年时间里,都是这个路子。对农业问题的重视不仅体现在文件上,同时也体现在中共中央的其他各种尤其是经济领域的大会上,如果你有兴趣去翻一下历史文件话,就会惊讶地发现几乎每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会把三农问题排在前三的位置。

用习总的话说:中国这样的大国必须把粮食安全的饭碗端在自己手上。

这辈领导人都是吃过苦经历过短缺经济过来的,他们深切知道民以食为天的确切含义。在他们眼中:中国人如果自己养活不了自己,这么大一个国家和砧板上的鱼没有两样。粮食安全捏在别人手上的时候,国际粮食市场的小小波动都有可能击穿中国社会的稳定线。这就是红线,红线不是不可逾越的,因为粮食安全=稳定,而稳定,向来压倒一切。

所以,才会有如下两件看上去很不正常的事情:

第一件,18届三中全会上,对于土地改革,出现了这么一个用词“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目标直指宅基地流转。稍作文字比对,我们发现加在这句话前面的“探索”或者“逐步”不见了。按照惯例,当八股文用词中把限定词拿掉的时候,通常意味着结束试点,开始准备全面推进。但有趣的是,短短一个月后,全国城镇化大会召开,对于土地改革提出这么一个设想“按照守住底线、试点先行的原则稳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很显然,这是显著低于预期的提法。这意味着对于宅基地流转,又回到了此前试点为主的“探索”或者“逐步”阶段。很显然,一定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导致发令枪响,选手们却依然还在起跑线徘徊。

第二件,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居然7个常委一起到场,这着实不多见。按照惯例,大概有两种形势开这个会。一种办法是政治局常委会、国务院常务会以及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一起开会,定好调子填好细节,然后由国务院副总理主持召开会议。还有一种办法是总理直接主持并召开会议,这种形式相对少一些。无论哪种形式,相较7常委齐上场,几乎没有可比性。

要想给以上两个问题找到答案,你首先得想明白一个问题,就是农村问题,到底是个什么问题?搞清楚边界,结合当前的现状,答案自然会浮出水面。

在我眼里,农村问题是本届领导集体能否完成18大GDP翻番任务的最关键落子。您的看的没错,我的用词很准确“最关键落子”,没有之一。

过去三年,有一个词汇隔三差五出现在媒体:民工荒。伴随民工荒,低端劳动力价格持续上升。由于各地采样数据偏差较大,也不一定有全局说服力,我们姑且采纳相对比较权威的统计局数据。2009年农民工月均收入1417元,10年上涨20%,11年上涨20%,12年上涨12%,13年全年数据没出来,但是今年9月同比去年上涨13%。工业增速在回落,2012年和2013年,我们经济增长的速度已经低于以往8%的红线(还记得那个保8的口号么?),潜在增速从2009年见顶以来连续四年向下走。但是,低端劳动力的价格上行趋势没有受到影响,除了曲线不再那么陡峭。

经济学家们很奇怪,跑去农村一看,恍然大悟: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个水池干涸了。能出来愿意出来打工的都已离家,农村里只剩下老弱病残孕,或者深深眷恋着那片土地不肯轻易背井离乡的壮年。等用大家所熟知的术语来描述,就是中国已经进入了刘易斯拐点。

这是一个大麻烦!如果把中国比作一个人的话,现在心情与诸葛亮流着泪说出师未捷身先死别无二致。中国刚刚跨入中等收入水平,希望在未来十年里大展拳脚的时候,忽然发现劳动力这个变量无法支撑未来的经济增长,而我们都知道,经典的经济学框架中,全世界都认为增长来源于资本、劳动力、土地和技术进步。你没有人,谈什么增长?劳动总人口进入拐点,谈什么中高速增长?

如果您以为这就是困难的全貌,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您:您错了。

还有一个更麻烦的问题,刚刚浮现。确切的说,刚刚结束的第二次农地普查给这一届领导集体敲响了警钟:十八亿亩红线堪忧。好端端的,怎么会突然间堪忧呢?两个原因:

原因之一,实地调研的时候,村官们告诉我们,过去的十八亿亩和现在的十八亿亩是不一样的,差别就在“亩”字上。以往的一亩大概可以抵得上现在的1.2亩,各地方通过落实精准化的“亩”,淘出了大片可供扩张的土地。

原因之二,过去这些年,各地方大搞城市化建设,但在现行土地控制体制下,城市建设用地指标永远都处于短缺状态。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大家就琢磨出一整套“增减平衡”的太极拳。核心就在一句话上:用复垦出来生地置换城市周边的熟地,用这种办法“创造”城市建设用地指标。结果导致你看上去18亿亩还在,但农地质量大幅下降。

点击展开全文
↓ 往下拉,下面的文章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