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要闻

显示 收起

地方政府高利贷何解:发改委允许地方债借新还旧

地方政府高利贷何解

发改委允许借新还旧

李先生是沿海某省一家城投公司融资部负责人,之前一直活跃在各家银行和投资机构“拜”贷款,也负责开辟各种非贷款的“另类”融资渠道。

新年新气象,如今李先生更上一层,可以号称“去委里递交债券审

地方政府高利贷何解

批资料”了。

2013年的最后一天,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提到,允许平台公司发行部分债券对“高利短期债务”进行置换,以及允许平台公司通过发行债券用于“借新还旧”。

“整体而言是个好消息。”李先生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事实上,为避免已经上马的“基建”项目的资金链出现问题,李先生去年上半年以来一直在通过各种办法募集资金,包括通过子公司滚动发行“理财产品”吸纳投资,甚至通过私人渠道在香港等地募资,资金成本一度高达20%左右。

李先生的疯狂“找钱史”背后,是中国地方债长久以来的乱象,并最终引来最高决策者的关注。在审计署上周公布了“史上最严”的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后,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又在去年12月31日表示,2014年是企业债券偿债高峰,预计将有1000亿元城投债券到期兑付。

允许债务重组及借新还旧

为了融资,李先生去年上半年可谓不遗余力。“没办法,开弓没有回头箭,总不能让项目暂停吧。”他表示。

“持续的滚动发行对我们而言是有压力的,尤其是现在政府背书的态度比较模糊,同时银行理财产品和货币基金正在吸引一些原有投资者转移投资对象。”李先生说,要持续吸引投资者只能提高收益率,但“当前的资金成本和融资断档风险已经让我们喘不过气来了”。

直到此次发改委对关于地方债务重组问题表态后,李先生终于舒了一口气。他表示,从通过发债拉低高利短期债务资金成本、延长偿还期限的角度而言,此次发改委释放的信号十分利好;但同时债券市场相比私募的公开透明性,对平台公司所融到的资金用途或者实际的债务余额会构成约束。

“从监管角度而言,有利于规范当前融资平台公司出现的各种乱象,包括一些假借基建名义违规圈钱投资等。”李先生称。

点击展开全文
↓ 往下拉,下面的文章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