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要闻

显示 收起

企业CEO如何“换帅”:曼联主帅莫耶斯下课思考

4月22日,曼联一线主帅莫耶斯黯然下课(在此之后曼联的股价一路攀升,总市值增长了1.2亿美元,似乎在商业层面莫耶斯下课已经为曼联带来回报)。这位不到一年前荣登主帅席位的莫耶斯,在总教头的位置上只坐了10个月,而曼联眼看着要面对20多年来最差的联赛成绩单——看起来,这成了曼联这家美国上市企业在主帅权力交接上的一次惨败。

曼联主帅莫耶斯下课

想想莫耶斯前任弗格森的辉煌,下课事件再次说明了这个残酷的事实:企业CEO的更替,往往也如同球队更换主帅一般棘手。那么,曼联到底可以给企业、以及企业的董事会们“选帅”提供哪些教训?

从一开始,莫耶斯注定就是曼联史上的悲剧角色。

英超豪门曼联本周在官网宣布主教练大卫·莫耶斯下课,弹冠相庆送走败军之将者有之,唏嘘曼联辉煌不再者有之。至少数据能说明问题:屈指算来,莫耶斯在总教头的位置上只坐了10个月,曼联眼看着要面对20多年来最差的联赛成绩单。

曼联,是英国经营最成功的顶级职业球队之一,曾20次获得英超桂冠。其中13座奖杯是在莫耶斯的前任弗格森爵士执导下夺得,包括去年的那座冠军。弗格森(AlexFerguson)执教球队27年之久——如果将他比作一家企业的首席执行官,以他的战绩估计,应该只有领导一流标普500成份股公司的高管才能比肩;以影响力和成就论,也只是略逊于执掌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神”巴菲特和率领甲骨文的拉里·艾埃里森。

在企业境况最好的时候,CEO的权力交接向来是个棘手的问题;可要是在一家声名远扬的足球俱乐部或是一家远近闻名的企业,替换一位老资格的最高领导者,那就更加让人头痛了。作为一家年收入逾6亿美元的纽约上市(跨国)公司,曼联的身份绝不仅是职业体育队,还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

怎样选择“下一位”?

有关CEO任期的几项研究曾发现,不论是替换任期太长的还是任期太短的这类高管,企业的盈利一般都会受到影响。一项有关美国企业的研究,还特别衡量了首席执行官离职三年后的企业盈利能力,得出结论认为:

首席执行官的任期定在15年对企业最有利;而标普500成份股企业的首席执行官平均任期目前约为十年。事实上,很少有哪位CEO接手以后取得的成就能与自己长期任职的前任媲美——即使是通用电气的杰夫·伊梅尔特、微软的史蒂夫·鲍尔默和苹果的蒂姆·库克也不例外。也正是中国一句古话所说,“珠玉在前,新不如故”。

伦敦一家高管猎头公司VeniPartners的董事会决策咨询负责人约翰·普尔基斯曾如此总结:和那些顶着英雄光环的前辈相比,这些继任者的表现“只可能逊色”(theycanonlydoworse)。

究其原因,保守的公司董事通常对新任CEO的要求会高得多。可惜,这些“新官”几乎不可能复制前任的之前几十年身居同一高位时兼有的运气与技术。他们要是奢望重现昔日辉煌,无异于亲手给自己埋下了失望的种子。

所以,选择继任者这件事需要某种“魄力”,也就是说,(可能同你的直觉相反)这将意味着你必须站在全新的视角去选择新一任CEO由谁来当,哪怕是选一位迥然不符合企业当前的发展方向的人选。

听起来是不是很疯狂?

不过你要想想,既然考虑到“下一位”往往肩负很长的任期,也通常会大刀阔斧地行事,这样做一点也不疯狂,也就没有那么难以接受了。

老将:审时度势,功成身退

老资格的CEO无异于老练的神枪手,时间练就了他们的火眼金睛,凭借有利的市场环境,他们几乎“无为而治”也能给自己加分。知道何时退出是一回事,知道这样的有利形势何时会结束又是一回事。一旦形势有利于己,就设法竭尽全力占尽先机,累积资本,同时也为日后不利的形势做准备。

以曼联为例。弗格森在曼联财力超越其他竞争对手的时期长期占据优势,可以仰仗俱乐部雄厚的财力,首先挑选全球最优秀的球员。近年来,不少亿万富豪一掷千金,在全欧洲掀起购买职业球队的热潮。曼联的“银弹”优势已经无影无踪。在执教曼联的最后一个赛季,弗格森也泯然众人,带领一批在任期内却已经老迈的队员捧到了他最后一个英超联赛的桂冠,给他的继任者留下一份重振河山的重任。弗格森现在任曼联董事,如此任命也确保了他将继续对任何一位接手的主教练施加影响。而这样的人事安排恰恰是企业管理专家普遍认为不妥的做法。

无论笼罩着多么成功的光环,眼光长远的老板都不该允许公司的掌门人(而不是股东)无为而治、自己乐得清闲。假如企业里有这样一位最高管理者,他每履职一年,董事们就需要更费心考虑这位高管接班人的计划。倘若没能小心处理好职位交接,老牌高管此前打下的半壁江山都会白白让给对手。

新将:破旧立新,不破不立

既然我们都知道,一家企业的成长历来都要依仗于强势的领导者这个主心骨,那么,与其让它沦为前任领导者的保守信徒,未来几乎注定走向崩溃,不如任命一位与前任同样有胆色的经理人,赋予新领导者自由量度权,带领公司走上新的道路。

数十年由同一位CEO主持大局,这样早就的企业环境一旦这位高管卸任,就根本无法再维持下去了。所以,任由这种注定的变化来临,让公司整体发生剧变——未必是上策。不妨让最高职位更加频繁地变动,让变化逐步累积,这样倒更容易让公司顺利挺过高层更迭。

再说回曼联的问题。

球队的董事们无视了一大警报信号,那就是莫耶斯观察俱乐部的情形以后,仍希望得到这份工作。而VeniPartners的合伙人普尔基斯认为,“最优秀的首席执行官会寻求给自己最大自由空间管理企业的机会。”这就是为什么许多经理人宁可接手烂摊子的原因,他们宁可面对让企业起死回生的挑战,也不愿做起事来束手束脚。

在这一点上,福特公司的艾伦·穆拉利就是个好例子。

史上最成功的英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可不是个烂摊子——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经过弗格森多年调教的好日子熏陶后,那些曼联的董事会任命一位和弗格森有些相似的新面孔——同样苏格兰出身的莫耶斯坐上总教头的位子,然后牢牢看管他,几乎不给他丝毫自由空间。

但作为一名教练,弗格森闻名业内的一点,反而是他对球员毫无情分的冷血。他在贝克汉姆等众多处于职业生涯巅峰期的球星送上了转会市场,然后投资一些还未在球场上证明自身实力气的未来之星。因此,他组建了一支风格多样的球队,凭借各类型队员的共同努力一次次夺得奖杯。

可诡异的是,轮到弗格森交出指挥棒时,曼联董事会似乎忽视了这位功勋卓著的经理人当年成功再造球队的光辉业绩。假如其他公司拥有元老级领导者,他们也应该留心吸取这样的教训,这才是明智之举。

点击展开全文
↓ 往下拉,下面的文章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