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标并购首遇“黑天鹅”:境外参股公司所致
蓝色光标(300058)2015年第一季度的业绩出现“大变脸”。
4月13日,蓝色光标发布业绩预告,预计一季度亏损9588万元至1.11亿元。而去年同期,蓝色光标的净利达1.22亿元。
此次亏损,源于蓝标境外参股公司商誉减值。商誉减值是指对企业在合并中形成的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后,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
依靠不断并购,蓝色光标上市五年以来实现了高速扩张,营收从4.96亿元跃升到2014年的59.79亿元,上涨超12倍;净利从0.61亿元飙升至7.12亿元,上涨超11倍。
蓝色光标曾是资本驱动企业快速扩张的一个典型,然而伴随着大量并购的,还有潜在的“黑天鹅”。
对于这一风险,蓝标也有过提示。此次出现商誉减值,可谓不幸言中。
这是蓝标首次遭遇并购带来的黑天鹅。而仅在去年,蓝标就进行了30次并购。
令投资者疑虑的另一点是,在发布预亏公告前,蓝色光标创始人集体减持。
突然预亏,祸起境外参股公司
在4月13日预亏公告发布前,蓝色光标(以下简称蓝标)看起来一如既往——不断高歌猛进,业绩保持高增。
3月19日,蓝标发布了一份亮丽的年报。2014年,蓝标营收59.79亿元,同比增长66.83%;净利7.12亿元,同比增长62.79%。
然而一个月后,蓝标就用预亏公告给了投资者一记闷棍。
事起于蓝标的一家境外参股公司——Huntsworth。这家英国广告公司对其控制的两家子公司进行了商誉减值,减值金额合计7150万英镑,使其2014年净亏5617.2万英镑。受此影响,持有Huntsworth 19.85%股权的蓝标,在2015年一季度净利减少约1.27亿元。
预亏消息发布后,4月13日当日,蓝标股价重挫5.97%,远在伦敦上市的Huntsworth股价也暴跌6.67%。
蓝标参股Huntsworth始于两年前,当时蓝标斥资3.5亿元收购其19.85%股权。这家总部位于英国的广告公关巨头,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当时,这是中国本土公关公司第一例海外重大收购,也是中国企业第一次在营销传播领域投资世界巨头。
何为商誉减持?蓝标董秘许志平解释,商誉等于A公司投资并购B公司时,对B公司的估值减去其净资产所得的公允价值。比如B公司估值2个亿,但净资产只有1个亿,那么基本上就会产生1亿元的商誉。如果产生了商誉,把它往母公司的账上一挂,这样在母公司账面上就会有1个亿的商誉。商誉减值和企业的现金流无关,是董事会基于自身对市场和行业的判断来进行调整。
Huntsworth为什要商誉减值?许志平表示,此次Huntsworth进行商誉减值的原因,主要是Huntsworth上一任的CEO和上一任的董事长全都换人了。由于换了公司的领导,再加上欧洲经济不那么景气,所以就采取了一次商誉减值的措施。
许志平表示,“Huntsworth经营的基本面是正常的,并没有商誉减值体现的那么糟糕。这个事情理论上其实跟我们无关,我们也是受害者。”许志平说,蓝标已经增持Huntsworth股票,未来会根据二级市场走势做出决议,不排除继续增持的可能性,但如果合作不顺利,也不排除出售股权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