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要闻

显示 收起

统计局调整CPI权数:食品降低3.2% 居住提高

国家统计局自2016年1月开始使用2015年作为新一轮的对比基期,并调整了基期权数。其中,统计局调低了食品价格在整个居民消费价格(CPI)的权重,这使得食品引起的价格涨幅难以太高。

统计局调整CPI权数

“食品权重调整,使得物价波幅减少。”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张永军分析目前的物价时说。

根据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的数字测算,2015年12月,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7%,影响CPI上涨约0.91个百分点。按此看,食品占到CPI权重约为三分之一。

不过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的消息称,到2016年1月,旧的食品口径的占CPI权重调整后,占比下降3.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中猪肉价格权重等分别进行了下调。

但是与此对应,非食品类,比如居住、交通等则上调。由于目前居住类价格主要是房租和水电等因素,一般这些因素的价格运行平稳,不少机构都认为,未来几年内物价涨幅显示的幅度波动低。从今年的角度看,可能全年物价涨幅低于2%,低于此前多地对2016年物价调控目标所做的3%的预期。3月5日,全国人代会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公布2016年的物价目标。

食品权数下降3.2%

根据国家城市司人士公布的消息,2016年国家统计局进行了新的物价权重调整。按照旧的口径,食品权数下降3.2个百分点,按此看,2016年旧口径的食品价格在CPI权重比例将在30%左右。

具体而言,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测算,2016年肉禽类价格权重从2015年的6.4%,调整到新一年的4.35%。其中猪肉价格权重从上一年的3%,调低到2.34%。另外鲜果的权重从2015年的2.3%左右,调整为2016年1月的1.76%左右。

国家统计局目前进行的价格分项权重调整,为5年一次的大调,每年还将进行小的调整。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仇焕广认为,上述权重调整很有必要。由于食品权重下降,这使得食品价格快速上升,引发的高通胀可能性不存在,同时,国际农产品价格涨幅都很低,这也会抑制国内食品价格快速上升。

国家统计局数字显示,2016年1月粮食、猪肉分别上涨1.2%、14%,分别影响CPI约0.03、0.42个百分点。这两类分别占CPI权重分别为2.86%、2.34%,低于2015年12月的2.5%、3%。

在调低食品权重的同时,2016年国家统计局对CPI的八大类篮子进行了调整。其中原来的“食品”、“烟酒”合并为现在的“食品烟酒”;原来的“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被拆分到现在的“生活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和“其他用品和服务”中。

根据新的口径测算,本轮基期的食品烟酒权数下降3.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国家统计局在本轮基期轮换中,提高了交通通讯、居住类等权重。比如本轮物价权重调整中,生活用品及服务权数下降1.1个百分点;居住权数、交通和通信权数、医疗保健权数分别上升2.2、1.1、1.3个百分点。

由于从2012年以来劳动力总量持续下降,将有可能导致服务类价格上升。但不少学者认为,影响仍有限,例如,在全球农产品过剩时,劳动力短缺仍难推动农产品价格上升。

点击展开全文
↓ 往下拉,下面的文章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