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成品油价今年首次上调 下轮调整或再度上涨
今年以来,国际原油市场风波迭起,但自从1月13日“地板价”横空出世后,国内成品油零售价始终没有调整。这一僵局终于在昨日(4月26日)被打破。昨日下午,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称,自2016年4月26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提高165元和160元。
虽然这是今年以来成品油价格首次上调,但和之前相比,本次涨价幅度并不大,对消费者来说影响有限。
今年2月以来,国际油价受到产油国冻产预期支撑,反弹幅度已经接近61.8%。即使16个产油国在4月17日没能最终拿出协议,市场信心仍然较强,周期内油价一直保持高位。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调整并不意味着成品油价格自此站上地板价。目前,国际原油市场利空与利好并存,如美国库存高企的同时,产量也在下滑;伊朗在带动增产预期的同时,中、美、欧、日又为需求提供了支撑。
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谢萌萌对记者分析,整体而言,油价目前可能还将以震荡调整为主,如果没有特别的利空事件发生,下轮国内成品油价调整有可能再度迎来上涨的局面,即年内或出现首次两连涨。
中国经济提供需求支撑
记者注意到,在4月26日之前的十个工作日里,国际原油市场发生了几件大事。
先是4月15日,中国方面公布的一季度经济数据实现“开门红”,尤其是全社会用电量数据同比增长3.2%,增速同比回升了2.4个百分点。
“中国今年一季度各项经济数据的改善,对原油的需求也在增加。”谢萌萌说。
彭博上周五汇编的船只跟踪简况显示,共有83艘超大油轮驶往中国,数量为2014年12月来最高。若按照标准货运规模计算,这些船只可以装载约1.66亿桶原油。
据彭博社报道,中国第一季度每日原油进口量增加78.7万桶,至少是彭博2004年开始汇编海关数据以来的最高。
然后是4月17日,16个产油国代表齐聚多哈,举行冻产会议。虽然这一会议并没有达成协议,造成第二天早市开盘油价大跌6%,但科威特原油工人在同一天宣布罢工,又使得油价在当天大涨8%。
中国能源网副总裁韩晓平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经济超出市场期望值的数据不仅对冲了油价下跌的预期,也使多哈“冻产”的意义似乎在减弱,加上科威特石油工人罢工,导致国际油价再现一波上涨,并触发了国内油价上调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