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要闻

显示 收起

营收净利双降人事变局再现 金融街规模化扩张显隐忧

积极扩充一线城市土储、高调扩张的金融街控股,面临营收净利双双下滑的困境。除业绩下滑外,金融街控股人事也出现震动,公司两位董事因相关原因辞任。事实上,以商业地产为核心业务的金融街控股,在北京市场饱和的情况下,开始进军沪广,走向规模化扩张之路。而高昂的拿地价格、商业地产销售缓慢导致的高库存以及利润率的下滑等,或将成为金融街控股扩张路上的变数。

业绩下滑

以商业地产为核心业务的金融街控股,近年来高调扩张、布局一线城市,然而从年报上看,金融街控股却面临着业绩下滑的问题。日前,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2015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155.65亿元,同比减少29.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53亿元,同比减少23.03%。

金融街规模化扩张显隐忧

公告显示,2015年公司房产开发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40亿元(结算面积约79万平方米),较上年同期下降33%。金融街控股表示,房产开发业务营收下滑的主要原因一是公司主动增持北京核心城区的优质写字楼项目,影响当期营业收入;二是金融街广安中心C、D地块规划建筑面积在2015年度调减,导致来自金融街广安中心C、D地块的营业收入相应减少;三是公司部分项目结算延后,影响当期营业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街控股增持北京核心城区的优质写字楼项目,导致公司物业租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3亿元,同比增长33%。此外,现有写字楼、商业项目优化客户/业态结构、增加增值服务、创新企划活动,也实现租金价格和营业收入的较快增长。

战线过长

事实上,金融街控股从北京开始发展,在北京市场已经饱和的情况下,金融街开始向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扩张,速度之快令人惊叹。

北京商报记者查阅了金融街控股近两年的财报发现,2015年金融街控股在一线城市积极拿地,权益投资额达126亿元,共获取北京未来科技城、北京丰台科技园、上海闸北火车站、广州海珠轻工机械厂等4个项目,同时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机遇,布局天津武清、河北固安等地。

而2014年金融街控股权益投资额更是高达160亿元,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等地获取12个项目,也正是在2014年,金融街迈出了布局上海、广州两地的步伐。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多年来金融街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均为负值,2015年此数值为-128.42亿元,也说明金融街控股在增加土地储备、投资等方面投入资金较多,一直处在持续扩张中,尤其是2014年开始进军沪深等地之后。

隐忧仍存

金融街控股坚持聚焦一线城市的战略,在土地市场高调拿地、极速扩张的同时,也面临着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双双下滑、毛利率降低、去库存压力大以及人事变动等问题。

行业人士认为,房地产市场告别高利润时代,利润率的下滑是房企普遍面临的重要难题,金融街控股2015年年报显示,公司房产开发毛利率为25.57%,较上年下降2.97个百分点。

不仅如此,在商业地产销售放缓、存货逐年攀升的情况下,金融街还面临去库存的问题。近年来,金融街的存货余额“节节攀升”,从2007-2015年,其存货余额分别约63.93亿元、109.25亿元、185.5亿元、284.52亿元、318.63亿元、376.79亿元、427.9亿元、506.51亿元和649.15亿元,分别占同期总资产的40.92%、39.73%、43.8%、52.53%、53.35%、53.8%、56.25%、57.83%和61.43%。

除了库存高企外,拿地成本的大幅上升也导致金融街项目在未来销售上将承担更大的市场风险,同时也会影响金融街控股的毛利率。近两年,金融街在一线城市土地市场获得较多土地,其中不乏高价地,该公司在上海和深圳也创造了多个“地王”。

此外,金融街控股也面临着人事变动的问题。4月22日,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4月21日,公司董事会收到公司董事王功伟、鞠瑾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两位公司董事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董事及一切职务。

点击展开全文
↓ 往下拉,下面的文章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