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要闻

显示 收起

深港通渐行渐近 内地资金南下规模不断上升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上周恒生指数上涨3.65%,收于20,577点;国企指数涨3.51%,收于8,595点,但港股日均成交金额仅为504.9亿港元,较上上周进一步减少,连续第六周下降。

内地资金南下规模不断上升

此外,我们注意到,恒生电子5月19日发布的《关于投资者关心的市场竞争力热点问题的统一答覆》公告透露了“深港通”的进程。公告显示,恒生“深港通”系统目前已经完成研发工作,并已有多家券商参与系统测试。随覑市场对“深港通”开通的预期逐步升温,笔者建议近期可重点关注“深港通”(以及“沪港通”扩容)带来的投资机会。对香港股市而言,由于深市A股的估值较港股高很多,“深港通”的实行将进一步推动内地资金大举南下,为香港股市增加新一批内地投资者,令市场更加多元化。

内资南下规模不断上升

我们注意到,进入5月份以来,内地资金持续南下布局“深港通”,“港股通”资金规模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上周,“港股通”净流入(额度使用量)为人民币49亿元,略低于上上周人民币52亿元的净流入规模。截至5月27日,本月“港股通”累计净流入(额度使用量)人民币192亿元,已经大幅超过4月份的人民币13亿元和3月份的人民币42亿元,“港股通”剩余额度已不足人民币1000亿元。

笔者认为,“深港通”(以及“沪港通”扩容)带来的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H股折价幅度较大的公司;2)港股特有的、品牌认知度高的公司;3)内地投资者青睐的新兴产业领域的中小盘股和概念股;4)受益于两地资本市场进一步融合的部分金融股。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近日撰文称,2015年6月份以及今年1月份中国资本市场出现了两次快速下跌,为防止爆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人民银行及时采取了降息措施,并提供了流动性支援。

从全球来看,这种做法虽属无奈,但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文章续指,未来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为结构性改革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但由于应对去年年中股市波动令当时M2基数大幅抬高,未来几个月M2同比增速可能还会有比较明显的下降。

考虑到2016年第一季度新增贷款创新高引发的社会舆论质疑以及5月初在《人民日报》关于高杠杆问题的警示,笔者个人认为,未来货币政策宽松程度可能有所调整。基准利率进一步下调的可能性非常低,尽管存准率仍有一定下调空间。

人行货币政策续“维稳”

笔者认为,货币政策转向收紧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货币政策收紧与“稳增长”目标相冲突,并可能戳破债务泡沫,引发金融系统性风险。短期内,“保增长”与“去杠杆”等多个目标之间存在一定冲突,这种两难处境和目标冲突有可能增加政策的不确定性。

国际方面,美联储4月会议纪要及近期多位FOMC成员的鹰派言论推升了市场对美联储今年夏季加息的预期。美联储主席耶伦5月27日在哈佛大学表示,如果美国经济持续向好,美联储在未来几个月内加息是合适的。笔者认为,目前美国经济状况未能像前两次加息周期时一样强劲,主要经济指标表现参差且部分指标的波动性较大,显示经济复甦基础尚不稳固。

例如,美国4月非农就业人口增加16万人,远低于市场预期的20万人,并创2015年9月以来新低;此外,劳动参与率有所下滑,由3月的63.0%降至62.8%,为7个月以来首次下降,预示部分人求职存在困难,因而退出寻找工作的行列。与此同时,英国将在6月下旬举行脱欧公投。笔者认为,美联储6月份加息概率仍较低,但是市场不应低估7月加息的概率。

点击展开全文
↓ 往下拉,下面的文章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