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资产证券化重启 余额连续18季度攀升
近日,财经传播研究所发布的《中国银行(601988)业舆情月报》显示,5月银行业总体舆情环比有所上升,不良资产证券化实质重启、银监会82号文剑指影子银行等消息引发媒体广泛关注。
5月,中国银行和招商银行(600036)先后宣布发行首期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这意味着时隔八年,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终于正式破冰重启。
截止今年一季度,我国银行业不良资产余额已连续18个季度攀升。作为银行清理坏账、改善资产负债表的方式之一,不良资产证券化通过打包不良资产,在资本市场发行证券的方式予以出售,获得现金。
资料显示,由中行发起的“中誉2016年第一期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发行总额3.01亿元,入池资产未偿本金及利息合计为12.54亿元,包括山东省九个地区的批发业等20个行业的住宅或商业用地资产。由招行发起的“和萃2016年第一期不良资产支持证券”,规模为2.33亿元,入池资产为招行的部分信用卡资产。
从认购赔率来看,两产品都受到投资人热捧。中誉一期全场认购倍率高达3.07倍,参与投资机构包括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农信社、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等。和萃一期优先档获2.28倍认购,次级档获接近2倍认购,投资人为多家另类私募基金。
不过广发证券(000776)研报分析认为,中行和招行的首批产品均选择了实际风险较低的资产,而发行金额与入池资产未偿余额之比分别为24.01%和11.11%,相较出售、自行清收等传统的不良处置方式,成本优势并不明显。
此外,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商业银行持有未评级的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按照1250%的风险权重计算风险加权资产,对银行的资本占用较高,相应降低了银行开展此类业务的积极性。后续不良证券化业务的发展与推广仍将视市场建设、供需情况而定。
点击展开全文
↓ 往下拉,下面的文章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