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要闻

显示 收起

传言万科变身国有控股 万科股权战各方集体澄清

围绕着万科各大势力阵营展开的话语权之争,整个事件走势高潮迭起且愈发捉摸不定。在此背景下,市场中有关本次事件的传言、谣言也日渐增多,但最终多被证伪。

传言万科变身国有控股

在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下,“万科股权战”各方今日通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平台,就前期传出的股权交易传闻进行了集体澄清。

近日有多家媒体报道称,华润、深铁将溢价收购宝能所持有的万科股份,交易完成后华润、深铁分列上市公司第一和第二大股东,而万科也将转变为国有控股企业。而记者注意到,该消息一经发出即获得外界广泛转载,深交所随即于7月8日向万科下发《关注函》,要求确认相关媒体传闻是否属实。

而根据万科今日公告内容,作为传闻当事方的华润和宝能均表示传闻内容并不属实,深圳市地铁集团也表示不存在单独或与其他方共同溢价收购宝能所持万科股份的行为或类似筹划。

事实上,在万科A股复牌后,宝能7月5日便再度进场增持万科股份,加之其持股比例达到了25%,因此出于规避短线交易的规定,其在今后半年内并不能转让所持股份,因此上述报道从发布伊始便注定是不实传言。

不过,向来不主动发声的宝能,还是借助本次澄清传言的机会,一并澄清了外界报道的其他言论。由于宝能在万科复牌后再度“高歌猛进”、一路增持,大笔资金豪掷的背后,外界对其资金来源也产生了质疑,并认为宝能频繁发债是为了补充因高杠杆举牌万科而紧绷的现金流,且监管部门对其发债的态度也愈发审慎。

对此,宝能在今日复函中特别提及,钜盛华(宝能核心成员)及其相关关联机构分别在深交所和上交所申请募集发行债券,主要是为了相关募资主体自身业务发展的资金需求,相关债券发行计划正依照募资主体自身的业务需求和市场情况有序推进,公司亦就此与相关交易所和承销机构保持着良好的沟通。

而在回复函结尾,宝能依旧“冷酷”地表示:“除依据法律法规、监管要求或确有必要,公司不会对毫无根据、胡乱编造的谣言或猜测发布特别澄清或解释。”

但换一角度来看,宝能在万科股权争夺战中“多做少说”的战略定位,的确令外界很难猜测其真实核心意图。而面对事件发展的诸多变数,一些大型投行机构也对万科未来前景表现出了担忧。

瑞信在日前发布的研报中,便将万科A股的目标价由原先的20.8元下调至10.1元,其同时将万科H股给出“跑输大市”的评级,目标价由原先的25.4港元调低至12.1港元。该行还将万科H股2016至2018年每股盈利预测分别下调10.3%、17.8%及22.7%。

瑞信表示,万科董事会成员和某些主要股东的纷争将影响公司执行力,从而削弱万科未来的收入增长能力。同时,万科信用评级的下调压力也使得其一些工程和合同面临终止的危险。瑞信同时认为,相关事件的不确定性将是拖累万科股价的一大因素,万科任何专业管理团队的离开,对公司都将是灾难。而在基本因素方面,万科以推动销售量为主的营运模式,将无可避免地令毛利率下降,若与另一港股公司中国海外发展直接比较,其盈利差距正被拉开。

不过,相较于中介机构的预判,对于利用杠杆资金增持万科股份,同时也要坚决改组万科董事会的宝能而言,其是否也已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形作了充分预估?

点击展开全文
↓ 往下拉,下面的文章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