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要闻

显示 收起

万宝华股权之争白热化 宝能系被疑陷入钱荒(2)

华润深陷绯闻

除了在资本市场忙乱不已,宝能和华润还因为一些合作项目一直被追问两者关系。

近期有消息曝出,钜盛华在2015年宝能举牌后,质押股权向华润巨额融资并直接增持万科。此举让业界怀疑华润是在给宝能提供融资以举牌万科。华生此前曾在微博上透露,电话查证此事属实。

7月13日,华润集团回应称:“此事与万科股权之争毫无相关,有人借此炒作,混淆视听的做法是极不负责任的。”经华润证实,宝能与华润在前海合作项目方面洽谈两年左右,并于去年7月签署合作协议。钜盛华质押了20%的股权给华润作为增信条件,但宝能于去年8月13日支付合作款以后,解除了质押。这笔质押与万科股权之争并无关系。不过,华生评论称,2015年,宝能系曾向华润质押钜盛华股权。

7月13日晚到14日早上,华生继续连发三条微博,逼问华润和宝能之间的关系。

三条微博中,华生称,华润与宝能洽谈前海合作项目达2年之久,去年7月华润接受宝能股权质押,华润、宝能同为万科股东并巨资合营、交叉任职、融资买股。华生认为,华润、宝能的关系符合法律法规对一致行动人的规定。

对于华生的言论,目前华润、宝能尚未做出公开回应。不过,连续的变化让万科A在大跌后发生震荡。

7月13日14:10左右,一直在低位震荡整理的万科A,突然出现多笔万手大单,股价迅速拉升翻红。截至收盘,万科A上涨1.1%,报18.32元,结束此前连续四天的下跌走势。但是7月14日,万科A股价降至17.96元,跌幅1.97%。自此万科市值已经缩水500多亿。

而随着万科股价下跌,宝能系增持万科资金的杠杆风险也逐步显现。截至7月12日收盘,万科股价已全部低于其增持的9个资管计划最高成本价,其中6个资管计划或已被套。按买入均价计算,个别亏损最严重的,净值已经逼近其0.8的平仓线。

黑石的神秘身份

在宝能和华润忙着应付各种质疑之时,万科则仍在抓紧寻求合作伙伴。

此前有传言称万科与黑石的交易,实际上是王石团队暗留一手的“B计划”。对此,万科方面最新回应表示,与黑石的这次合作是公司全面实施“城市配套服务商”战略的一次重要部署,属于正常的商业运作计划,根本不会涉及股权。

7月12日,万科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公司正与黑石磋商129亿元资产的收购事项。随后,便有消息称,黑石交易顺利套现的将近130亿元资金,以7月11日万科18.75元的收盘价计算,可买入万科A6.93亿股股票,占总股本约6.3%。而黑石可凭此获得万科董事会一个席位,从而增加以王石、郁亮为首的管理层对公司的控制力。

摩根大通指出,标的资产可能涉及零售业。万科及其合作方所购买的资产可能是印力集团持有的部分零售物业。印力集团主要在一二线城市郊区持有部分中等规模的以“印象城”为品牌的社区购物中心。印象城的自身的品牌在国内影响力尚不够强大,因此还有比较大的升级空间。此类规模的购物中心可容纳充足的娱乐相关产业租户,可抵抗电商带来的冲击,并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更有竞争力。

摩根大通认为,该项交易潜在收购项目与万科建立投资性物业的战略定位契合,符合当前万科建立投资性物业的战略定位。由于体量不大,万科很有可能会自己管理项目。收购中的其他投资方,可能是其他私募股权或者养老基金。更长期来看,万科可能会通过REITs的方式来多元化资产包。

万科股权之争的“迷局”仍未解开。不过,崔新生认为,产业品牌是中国市场经济稀有的竞争力资源,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商品品牌,假如任由资本极权任性摧毁,将对仅仅二三十年竞争历程成长起来的中国产业品牌,带来灭顶之灾并非危言耸听。监管部门如何在一个充分自由的资本市场,引导资本优化产业资源,使资本市场真正为哺育产业及实体经济服务?产业品牌没有倒在同行业优胜劣汰的残酷竞争路上,却被资本极权为了牟取投机暴利而瞬间掠杀。

而在资本市场之外,包含企业家精神在内的产业品牌,如何尽快使品牌形成独立的创意产权,而使品牌摆脱对强势企业家的过分依赖,亦是亟需面对的问题。

“万科属于所有的万科投资者,不属于王石,不属于华润、不属于宝能,万科品牌属于中国市场。”崔新生说。

点击展开全文
↓ 往下拉,下面的文章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