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要闻

显示 收起

信用债市场违约潮流 打破对“刚性兑付”的信仰

“为什么在前面几轮经济周期中,我们看到的是刚性兑付,但在新一轮经济周期里,经济下滑时,我们看到的却是所有信仰都被打破?”7月14日,在21世纪经济报道举办的“21世纪债市风险研讨会”上,国泰君安董事总经理周文渊表示,2016年以来整个信用债市场持续出现违约情况,“反映了这一轮经济周期中,整个大环境思想观念出现了大的变化。”

信用债市场违约潮流

2015年下半年开始加速的信用债违约潮,截至目前已渐次打破投资者对央企、国企“刚性兑付”不破金身的信仰。

周文渊在研讨会上表示,信用债市场的巨变,一个关键变化在于,“高层在强调供给侧改革,强调推进市场化,打破我们的刚兑预期,正是这种自上而下的思想观念变化,对地方政府、商业银行,以及一些国有企业具体的业务执行过程,产生很大影响。”

周文渊认为,在分析这一轮信用债持续不断出现违约的状况时,“一定要把国内整体思想观念的变化理解透彻。”

他同时强调,中国债市打破刚兑需要有序进行,尽量阻止发行人逃废债行为,以免引发不必要的市场风险,这一过程中,“需要一再强调市场契约精神。”

关注政府行为变化

银监会官员近期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末,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已达2.15%。由于市场普遍认为银行报表并未充分暴露不良贷款,诸多市场化机构通过不同的测算方式对银行业真实不良率进行测算,测算结果5%-8%不等。

“我们预计这一轮经济下行中,银行的不良率还将继续上升。如果经济持续下行,冲击可能会很大。”周文渊表示,今年以来信用债持续出现违约事件,宏观层面的主要原因就是经济下滑。

“目前经济增速可能在6.6%到6.7%,在‘十三五’期间为6.5%左右,到2020年后可能会进一步下滑至4%-5%。”周文渊预测称。

当经济下行,又叠加清除过剩产能的供给侧改革措施时,力度若未把控好,便容易在债券市场激起风险。

“今年以来,市场出现了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现象:从保持刚兑这个极端,走向不重视市场契约精神的另一个极端。”周文渊说,“特别是在‘债转股’这个概念提出后,很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忽视平衡利益,做逃废债的安排。”

点击展开全文
↓ 往下拉,下面的文章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