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要闻

显示 收起

中植系运作方法弊端显现 另寻新路赴港寻求上市(3)

高调违规被调查

即便有着证监和银监等相关从业背景的高管,但中植系依旧被调查。最近3个月,中植系已经遭遇了监管部门的数次调查。

8月19日,中国证监会通报2016年上半年私募基金专项检查执法情况,中植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中植资本”)赫然出现在处罚名单中。

早在7月27日,江苏省证监局就通报了对中植资本采取行政监管。彼时,中植资本旗下7家私募基金涉嫌4项违规受到了江苏省证监局的处罚,成为涉及问题最多的私募。

4项违规分别为,中植资本子公司常州京江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基金常州京江永晖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的认缴资金不符合《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规定。

其次是涉及基金的托管不符合规定,据了解,中植资本旗下京江永毅等5只基金的合伙协议中均未对私募基金的托管进行约定,此外江阴中南文化产业的合伙协议规定应对合伙企业账户内的全部现金实施托管,公司实际未进行托管。

第三是涉及公司管理的2014年8月21日后成立的基金,在对外募集时未自行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对私募基金进行风险评级;最后就是法定代表人段迪,高级管理人员张韵、邱晓昀尚未取得基金从业资格。证监局责令其改正并提交书面报告。

值得注意的是,中植系旗下居然出现了有限合伙的规模只有10万元的基金,与监管层规定的100万元相差10倍,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中植系作为管理人认缴仅1万元。

“随着触角越伸越长,中植系为了代持股份而成立的子公司孙公司过多,违规被调查也凸显了其管理的缺陷,盘子太大,顾不上了。”上述投行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称。

相比只是提交书面报告而言,中植系还面临着监管部门的调查,而主因是在举牌银荃高科中涉嫌违规被银荃高科起诉。

据媒体报道,中植系以市值管理的名义潜入银荃高科,并成立了产业基金,然而在银荃高科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之时,中植系却投了反对票,银荃高科借此认为中植系的到来并非只是市值管理和财务投资,而是争夺控制权。

中植系在2014年7月通过大宗交易和受让等方式持有银荃高科7.90%股权,彼时,其因持股超过5%未公告便受到了监管部门的警告。而在与银荃高科撕破脸之后,中植系于今年初又买入银荃高科占比8.7%的股份,加之前面持有的7.9%直接超越第一大股东成为实际控制人。银荃高科再度认为中植系此次增持违规,并于3月将中植系参与方起诉,要求判令后者违规增持无效。

深陷股权纠纷的银荃高科,以一纸诉状引来了证监会对中植资本的调查。6月初,荃银高科发布公告称,中植系在2月增持银荃高科股份时存在违法违规情形,证监会决定对其进行立案调查。当前,证监会调查结果仍未公布。

点击展开全文
↓ 往下拉,下面的文章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