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增速6.63% 粗放型经济发展致过度投资
厦门大学、新华社经济参考报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2日在澳大利亚堪培拉联合举行了“2016中国宏观经济高层研讨会暨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秋季预测发布会”。
会议发布了CQMM2016年秋季预测报告,以及经济参考报与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联合进行的“2016年秋季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问卷调查”的结果。
这是CQMM预测与政策模拟结果的第21次发布,报告预计,2016年中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6.63%,比2015年下降0.3个百分点;消费者价格指数(CPI)预计上涨2.01%,比2015年上升0.57个百分点。
课题组认为,2016年下半年至2017年,因外需持续疲软、投资继续减速和消费相对平稳,中国经济增速仍将继续下行,但工业领域淘汰过剩产能的效果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所带来的正面效应,将成为稳定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力量。
2016秋季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问卷调查报告显示,约60%的受访专家预测中国今年的GDP增速将在6.5%至6.7%之间,CPI增幅将在2.1%至2.5%之间;超过40%的专家预计今年人民币汇率将保持稳定;60%专家预计今年下半年中国广义货币供应(M2)将保持上升趋势,中国央行将继续保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课题组认为,中国经济增速下滑的主要内因是粗放型经济发展导致的过度投资、资源配置结构失衡、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失衡等现象,必须从供给侧改革入手,提升供给的质量和效率,建立全新的供给结构以适应需求结构上的转换,改革的关键是回归市场,重点应放在扩大民营经济的投资领域和提高回报率方面。
课题组建议,下半年实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并配合以宽松财政政策,帮助稳定和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同时落实市场准入政策,扩大投资领域,稳定民间投资预期,加大对民间投资的融资支持,并推进税制结构改革。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克劳福德经济与政治学院中国经济与商业项目主任宋立刚表示,目前中国面临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全球经济增长失衡等挑战,同时随着中国逐步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必须避免掉入“中等收入陷阱”而产生的增长动力不足问题。其中,制度改革是关键,供给侧改革、国有企业改革、银行业改革和户籍制度改革等都亟待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