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分析

显示 收起

ST慧球闹剧始末:半年遭六份监管通报背后三个关键人

1月13日,中国证监会例行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张晓军将ST慧球(600556.SH)此前的“1001项议案”事件,定义为一场闹剧。这原本是A股资本市场的一出典型戏码:举牌、扯皮、诉讼、问询,但随着其中不断涌现的违规举动,所有行为都被重新审视。

慧球闹剧始末

隐藏在这些事件背后的,是三个原本毫无关系的自然人:原实际控制人顾国平、举牌方代表人张琲,以及颇受争议的“隐形人”鲜言。他们三人先后在ST慧球中登场,互有交集却又鲜有接触。

作为最早跟踪ST慧球事件的媒体,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通过回顾半年以来的监管通报,希望梳理出其中主线,让投资者了解到ST慧球乱局的始末,并以此得到启示。

三位关键人

当我们谈起ST慧球时,我们会谈些什么?我们会谈起ST慧球的乱局,而在乱局之中,我们绕不开背后的三个关键人。

第一个关键人是ST慧球原实际控制人、大股东及董事长顾国平。2014年11月,当时意气风发的顾国平首次入主ST慧球(当时名为“北生药业”)董事会,与他一道进入董事会的,还有多位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下称“上海斐讯”)高管。上海斐讯,也是顾国平现在仍实际控制的公司。

在入主ST慧球后,顾国平曾对上海斐讯注入上市公司,进行了不少于五次的尝试,但最终均告失败。而这直接在去年1月与7月中,导致顾国平持股公司的资管计划多次出现爆仓。

去年1月中旬,顾国平所持资管计划德邦慧金1号首次爆仓,其持有ST慧球的股份比例由此下降2.13%至6.66%。半年后,ST慧球三次重组失败复牌后,股价又复下跌,使得顾国平再度连续爆仓,持股比例跌至1.80%。

在他辞任ST慧球董事长一职,并否认自己为公司实控人后,唯一一次回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曾表示自己目前的心思全在上海斐讯上,从此与上市公司无关。

就在顾国平因股价下跌爆仓期间,出现了第二位关键人——深圳市瑞莱嘉誉投资企业(有限合伙)(下称“瑞莱嘉誉”)合伙人张琲。

去年7月底至8月初,瑞莱嘉誉在ST慧球股价持续下跌之际,不断增持其股票1973.96万股,持股比达4.999978%。此后,瑞莱嘉誉持续增持ST慧球股份至4334.56万股,持股比例达10.98%,稳坐第一大股东位置。

但于张琲而言,改组公司董事会的目的却一直未能成行。即使在多次提议自行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后,他想改变ST慧球目前管理层团队的意图却仍未能成功。但随着1月9日,ST慧球现有董监宣布辞职,张琲亦同步提出召开今年第一次股东大会,其改组董事会的目的将有望实现。

当顾国平持股比例不断下降,张琲所代表的举牌方持股比例不断上升时,第三位关键人鲜言的出现,使得ST慧球成为真正的乱局。

尽管迄今为止,鲜言并未在ST慧球乱局中有过任何露面,且明面上的出现也是其担任公司证券事务代表,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ST慧球5家子公司的设立,还是此后披露的诉讼中,有关鲜言“魅影”均有闪现。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5家子公司中,虽分别位于我国多个省市,但三家名称里均有“科赛威”字样,与鲜言控制的深圳科塞威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颇有相似之处。且此后一封诉讼公告中,显示上海躬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上海躬盛”)曾与顾国平、上海斐讯及ST慧球签订了有关股权转让的“暗箱协议”,而上海躬盛实控人直接指向了鲜言。

对于聘请鲜言为证代,ST慧球董秘陆俊安曾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是看中其丰富的证券市场能力,“严防”瑞莱嘉誉这位“野蛮人”。

六份监管通报

上交所的第一次监管通报出现在去年8月15日。彼时,还未被“ST”的慧球科技,因为瑞莱嘉誉连续增持至4.999978%,被后者要求按规定进行披露,但被前者拒绝,理由则是未达到5%的举牌线规定。

尽管对此上交所给出了详细的法理解释,但时任慧球科技的管理层拒不服从,并坚持自己的观点。与此同时,当时的上市公司由于长期未聘请董秘(陆俊安为之后才聘请,且未取得相应资质),公司董事长又无法联系上,导致公司信披颇为不畅。加之当时顾国平持股比例一直下降,实控人确定的问题同样困扰市场。

然而,尽管接到了上交所的上述监管通报和问询函,但慧球科技依然“我行我素”,并在此两日后的8月17日,出现第一次信披违规行为——未公告的文件率先在股吧出现,由此上交所再下发了监管通报,并对公司实施了强制停牌。

8月26日,仍无法获得慧球科技有效反馈的上交所,发出了第三封监管通报,称将对其实施“ST”处理,并对其发出了四点整改要求的通知。同一日,中国证监会决定对慧球科技的信披违规行为进行立案调查。

半个月后,慧球科技仍然“无视”了上交所的整改要求,因此最终迎来了上交所的第四份监管通报:公司被实施风险警示,股票代码由此变更为ST慧球。9月26日,当ST慧球发布了上文的上海躬盛诉讼公告,并因此再度被上交所问询却未披露时,后者又发出了第五封监管通报。

而在进入新年后,ST慧球依然没有因为信披问题而消停,更是再一次出现未披露的公告在股吧提前泄露的事件。这份被率先披露的公告内容,前后不仅涉及1001项议案,议案之间更是前后矛盾,逻辑混乱。

第六封监管通报于1月5日的出现,却证实了其真实性。而在1月6日后的上交所答记者问中,上交所不仅解释了为何将ST慧球强制停牌的原因,更认为公司“少数人操纵董事会肆意违规,相关董事违背了最基本的忠实和勤勉义务,丧失了基本的职业操守,突破了守法底线,对公司信息披露和内部治理的混乱状态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同一日,广西自治区证监局也对ST慧球下发了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要求有关董事提交书面报告。接近监管层人士表示,针对ST慧球的处理仍需看立案调查的结果,而目前调查则还在进行。

在多部门连续监管的基础上,ST慧球管理层由此出现“服软”迹象。1月10日,ST慧球连发10条公告称,公司现有董监人员集体选择辞职,而张琲则相应提名了董监人选,拟在股东大会中进行审议。亦有上市公司高管对记者表示,“事情不会简单结束,监管层很可能对有关人员从严处罚,影响太恶劣了”。

点击展开全文
↓ 往下拉,下面的文章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