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要闻

显示 收起

央企集团“联姻”路线图浮现 哪些企业望迎机遇?

上周五,中核和中核建两大集团重组浮出水面,随后,中国神华豪气分红590亿,引市场猜想或为煤炭央企重组铺路。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一场发布会上,国资委主任肖亚庆表示,在钢铁、煤炭、重型装备、火电等方面,不重组肯定是不行的。从目前央企动作来看,围绕四大行业的央企重组似在紧锣密鼓的开展中。

央企集团联姻路线图

中央企业重组优势在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减少内耗,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同时不断地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哪些企业望迎机遇?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表示,“从之前发布会上能看出,重组的4个行业是非常明确的,这些行业都是去产能的重点领域,产业集中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这也体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

煤炭

近日,*ST新集发布公告称,因公司控股股东发生变更,公司名称拟由“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中煤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划转后,中煤集团已成为*ST新集控股股东,国投公司不再持有*ST新集股份。这被市场寄希望于作为煤炭央企改革第一股的*ST新集,顺利重组,将拉开央企煤炭重组的序幕。

另外2016年7月,中国国新、诚通集团、中煤集团、神华集团出资组建的中央企业煤炭资产管理平台公司即国源煤炭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立运行。而国源公司的主要任务是配合落实中央企业化解煤炭过剩产能,推动优化整合涉煤中央企业煤炭资源,促进涉煤中央企业瘦身健体、提质增效、结构调整和改革脱困。

另一家煤炭行业的龙头企业--神华集团,正在牵头做煤炭行业兼并重组方案。在去年年底的一场论坛上,中国神华董秘黄清说:“国家对于煤炭行业是非常重视的,煤炭行业神华一家独大,如果说整合基本就是神华牵头来做行业整合。”

3月17日晚间,神华公布2016年年报称,201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31.27亿元,同比增3.4%;实现净利润227.12亿元,同比增40.7%。根据神华的公告,公司董事会建议派发2016年度末期股息现金0.46元/股,共计90.49亿元;派发特别股息现金2.51元/股,共计499.23亿元。神华此次累计派发590.72亿元。神华为何在此时豪气分红,业内认为或许与煤炭行业兼并重组有关。

安信证券研报也指出,中国神华和中煤能源为煤炭领域央企重组重点关注公司。

相关公司:中国神华、*ST新集、中煤能源

重型装备

安信证券研报指出,重型装备主要涉及方面相当广阔,核电、工程机械、船舶方面的重组机会后期值得关注。除去之前已经传闻已久的南北船合并,上周五两大核电集团的重组也拉开了重型装备领域重组的序幕。

船舶行业,据之前中国证券报报道,2017年船舶领域混改有望率先落地,中船集团混改试点实施方案近期或批复出台。中船集团作为第一批混改试点单位,已初步提出混改实施原则,优先选择在纯民品、竞争性强的业务领域进行积极混改。此外,在去产能大背景下,南北船作为国内船舶行业龙头,合并预期不断升温。

核电行业,3月17日中国核工业集团(中核集团)、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中国核建集团)旗下三家上市公司近日先后公告,两大集团正筹划战略重组事宜。不过,该项重组目前并不涉及两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公告表示,上述事项目前不涉及上市公司层面的重大资产重组,亦不会对上市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构成重大影响。公开信息显示,三家上市公司的业务各不相同,这也与此前南北车、中远中海、宝钢武钢的重组模式存在根本性差异。

安信证券研报指出,重型装备央企重组方面,核电领域关注中国核电/中国核建等、矿山机械关注中国一重/中信重工等、港口机械关注振华重工/天桥起重等、船舶方面则关注中国重工/中国船舶。

相关公司:中国核电、中国核建、中国重工、中国船舶

钢铁

钢铁领域重组也已有大动作。去年6月,宝钢集团与武钢集团宣布启动重组,3个月后,双方正式公布合并方案。宝钢集团作为重组后的母公司,将更名为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武钢集团将整体无偿划入,成为其全资子公司。

此前,外界盛传宝钢、武钢合并后,下一个合并的就是首钢与河北钢铁。据之前上海证券报消息,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迟京东副会长表示,目前还没有这个日程,“46号文”也没有指出首钢要与河北钢铁兼并重组。下一个国家推动的兼并重组对象将是鞍钢和本钢,马上就会研究,可能就会对外公布。

相关公司:鞍钢股份、本钢板材、河钢股份、首钢股份

火电

2016年数据显示火电产能过剩逾20%,严控新增并淘汰过剩产能将有效提升煤电行业整体的利用效率。日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指出,煤电行业今年采取多种方式去产能,包括淘汰、重组、改造等方式。

“电力行业央企数量多,行业集中度提升空间较大。”申万宏源表示,102家央企中拥有发电业务的能源类企业共有12家,相对于5家钢铁、2家煤炭和1家水泥的央企数量。分析师认为,电力行业央企数量多,行业集中度提升空间较大。

国金证券分析师也表示,电力系七大混改领域之首,其中煤电领域因产能过剩,企业集中度低等因素,有望迎来供给侧改革,央企重组的双重变革,可重点关注大唐发电,华能国际,华电国际,国电电力、国电投等五大发电集团下的火电类上市公司。

厦门大学能源经济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五大电力的合并,可有效减少重复建设和无效投资,成为巨无霸型的电力集团,有利于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走出去与国际一流电力集团相抗衡。

相关公司:大唐发电、华能国际、国电电力、华电国际

央企重组效果显现

宝武重组:去年6月,宝钢集团与武钢集团宣布启动重组,3个月后,双方正式公布合并方案。宝钢集团作为重组后的母公司,将更名为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武钢集团将整体无偿划入,成为其全资子公司。

据中国宝武钢铁集团董事长马国强介绍,从体量和规模来说,宝武集团已经是全球产量规模第二大,“叫它航母也不为过。”

如今,宝武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的钢铁企业,占全国钢铁产量大概7%-8%,产能占有比例不到10%。更重要的是,宝钢和武钢重组之后,就可以从更广的范围,统筹考虑产能布局,大大地减少了重复建设和重复投资,重组后压减过剩的钢铁产能近千万吨。

航运重组:中国远洋海运集团,重组前2013年到2015年两个企业平均每年利润之和是57亿元,重组后中国远洋海运集团2016年就实现了160亿元利润,这种利润是在去年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创新低的情况下取得的,达到了重组之后“1+1大于2”的效果。

南北车重组:从南北车重组整合后首份年报披露情况来看,中国中车净利增长。2015年,南北车作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先行者、探路者和实践者,圆满完成重组整合工作。分业务来看,2015年,公司铁路装备业务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99%,保持平稳增长,但产品结构有所变化,动车组销量增长,客车、货车销量下降;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业务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6.31%,主要是本期城轨地铁车辆的交付增加所致;新产业业务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98%,主要是市场开拓有效,发电设备和汽车装备收入同比有所提高;现代服务业务的营业收入同比减少5.45%,主要是物流、贸易类收入减少所致。

相关阅读

中核与中核建重回“一家人”

继铁路设备、航运、有色、建材、钢铁、旅游等领域开展“合并同类项式”的央企整合后,核工业领域的央企整合也拉开了帷幕。中国核工业集团(中核集团)、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中国核建集团)旗下三家上市公司近日先后公告,两大集团正筹划战略重组事宜。不过,该项重组目前并不涉及两集团旗下上市公司。

中国神华豪气分红590亿

3月17日晚间,神华公布2016年年报称,201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31.27亿元,同比增3.4%;实现净利润227.12亿元,同比增40.7%。

央企重组路径图已然明晰

中国央企重组几乎贯穿了从2003年国资委成立到2016年的13年时间。根据国资委数据,这期间央企从2003年196户、资产规模6.9万亿,发展到2015年底的106户、资产规模47.6万亿。13年间,央企数量减少90家,但资产规模扩大了近7倍。

国资委:央企重组不会拉郎配、掀重组潮

国资委副主任张喜武在回答上证报记者有关央企重组的提问时表示,对中央企业的重组,我们不是搞行政的“拉郎配”,也不是搞简单的“归大堆”,更不是搞新的垄断,也不会出现一哄而起,大规模的“重组潮”。

工信部:2017年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将深入推进

工信部指出,2017年钢铁化解过剩产能工作将更加强化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将“地条钢”作为产能退出重中之重。另外,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将深入推进。

兼并重组成国企改革重头戏

未来央企兼并重组的重点,将出现在“供给侧改革”和“一带一路”两大领域,钢铁、煤炭、船舶、汽车等多个行业被看好。

今年去产能剑指煤电行业

日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指出,煤电行业今年采取多种方式去产能,包括淘汰、重组、改造等方式。国资委副主任张喜武表示,坚持“成熟一户、重组一户”的原则推动央企重组,聚焦重点领域搞重组,加快推进煤电行业、重型制造装备行业、钢铁行业等领域的重组整合,推动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

点击展开全文
↓ 往下拉,下面的文章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