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分析

显示 收起

华谊兄弟业绩首次下降 今年华谊兄弟将加速影院

由于电影业务表现不及预期拖累当期业绩,华谊兄弟遭遇上市八年以来的首次业绩下降。而这背后,一方面与整体市场增速减缓有关,但从另一方面也让华谊兄弟的业务短板逐渐显现。面对困境,华谊兄弟已开始进行调整和布局,不仅加大对内容的投入,同时还强化终端布局,铺院线、固发行。不过,这能否让华谊兄弟渡过阵痛期还有待观察。

华谊兄弟业绩首次下降

3月28日,华谊兄弟发布的2016年年度报告显示,去年华谊兄弟实现营业总收入35.03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55%;营业利润为11.7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5.21%;利润总额为12.88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3.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8.08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7.21%。与此同时,据华谊兄弟2017年一季度业绩预告显示,该报告期内华谊兄弟预亏6300万-6800万元。华谊兄弟表示,由于影视娱乐行业经历震荡,增速低于市场期望,公司影视娱乐板块及互联网娱乐板块收益不及预期,业绩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华谊兄弟实现全球总票房约65亿元,其中国内总票房31亿元,来自于《我不是潘金莲》、《罗曼蒂克消亡史》、《魔兽》等10部影片;海外总票房为34亿元,主要来自于和美国STX合作影片及《魔兽》的海外票房,但由于其中一些国际合作项目的分账确认周期较长,尚未计入2016年收入。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华谊兄弟有多部影片上映后,虽然获得较好口碑,但票房却不及预期。比如在多伦多电影节、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获奖的《我不是潘金莲》,国内票房却不足5亿元,此外在柏林国际电影节获奖的《罗曼蒂克消亡史》,票房仅报收1.23亿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之所以有多部影片出现“叫好不叫座”的情况,一方面与相关作品的目标受众群规模有关,同时影片上映时也会面临较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另一方面则体现出华谊兄弟在终端链条仍缺少话语权。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华谊兄弟似乎已有意在终端市场强化布局,接连布局院线及发行环节。公告显示,截至2016年底,华谊兄弟已建成投入运营的影院达到19家,其中2016年新增开业4家影院,包括高端定制影院品牌“华谊兄弟电影汇”。而在2017年初,华谊兄弟又通过其全资子公司华谊兄弟互娱(天津)投资有限公司以7885万元参与大地院线定增。华谊兄弟CEO王中磊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17年华谊兄弟将加速影院布局,计划在五年之内跻身院线行业前列。

除此以外,华谊兄弟(北京)电影发行有限公司已于2016年正式成立,这是华谊兄弟进入电影行业近20年来首次组建专业发行公司。随后华谊兄弟又通过华谊兄弟(北京)电影发行有限公司投资设立了华影天下(天津)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并引入上影集团、微影时代、大地时创等股东。

投资分析师许杉表示,虽然一部影片票房高低的根本在于内容质量,但终端话语权的大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相关影片的排片,而排片则会直接影响票房结果,因此现阶段影视公司若想获得更大空间,拥有终端市场的支撑也显得愈发必要。目前国内排片的决定权在院线手中,华谊兄弟通过布局线下院线,则有望帮助影片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

点击展开全文
↓ 往下拉,下面的文章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