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 提升经济的潜在增长率
科技部日前发布《“十三五”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强化对《中国制造2025》的科技创新支撑,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强化制造业创新、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满足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战略需要。
《专项规划》指出,“十三五”期间,先进制造领域重点从“系统集成、智能装备、制造基础和先进制造科技创新示范工程”四个层面,围绕13个主要方向开展重点任务部署,包括增材制造、激光制造、智能机器人、先进制造科技创新示范工程等。
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智能制造产值在1万亿元左右,2020年有望超过3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20%。
浙江财经大学经济系主任文雁兵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智能制造具有战略性、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和先导作用等特点,对经济增长具有多方面作用。表现为:一是直接推动作用,智能制造的生产效率更快、产品质量更好、规模效应更大,产品价值更高,能够快速和直接生产出各类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直接增加国民产出。
二是间接带动作用,智能制造往往通过信息、通信、工业技术整合联通整个产品制造过程和产业链条,对上下游企业和关键产业具有重要带动作用;三是具有极强的技术溢出。
值得关注的是,《专项规划》提出,要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特征,重点扶持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较好的重点产业和领域项目,实施国家、省、市三级科技项目支撑,带动全社会投入,推进制造业加快发展。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刘向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先进制造业与区域发展紧密相连,各地区都有自己的制造禀赋,推动智能制造基地下沉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围绕制造基地形成产业集群,是促进区域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
刘向东表示,为此各级政府可以在推动智能制造和产业集群发展上提供有利政策支持,在土地、财税、金融、能源、人才等多领域提供优惠支持,夯实智能制造业的基础,通过聚集创新要素,激发自主创新动力,有效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率,提升经济的潜在增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