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分析

显示 收起

银行业强监管趋势明显 二季度罚单明显多于一季度

跟证券业一样,银行业也迎来强监管,并且银行业强监管趋势明显。根据银监会披露的行政处罚公告,记者初步统计发现,截至昨日,今年来,银监系统已经开出1356张罚单。其中,二季度开出804张,明显多于一季度。被处罚的银行中,既有国有大行,也有城商行、农商行,以及银行业的从业者。

银行业迎强监管

处罚方式除了监管整改外,还包括罚款、终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等。从被处罚的案由看,有信贷违规、票据违规,违反审慎性经营原则及违规销售和乱收费等。昨日,有银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从目前监管层频开罚单看,强监管的趋势非常明显,其目的或是防止发生区域性经营风险。

昨日,天津银监局公告,对企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处以30万元罚款,理由是流动资金贷款不合规。同日,天津银监局还宣布对张仲夏个人作出处罚,终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记者查询发现,昨日大同和广安银监分局同时发布处罚公告,共计开出51张罚单。

这意味着,仅在昨日,监管层公告显示开出了53张罚单。上述银行业人士告诉记者,今年3月下旬,银监会密集下发监管文件,要求银行启动“三三四”(“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自查。4月7日,银监会有关人士表示,2017年将是“强监管”的一年,也是“监管问责”的一年。

银监会2017年上半年将组织全国银行业集中进行市场乱象整治工作。银监会官网显示,今年4月10日,银监会一口气披露25起行政处罚(3月29日做出的处罚),而此前披露的一次处罚,则是去年7月份。根据银监会、银监局及银监分局披露的行政处罚情况。

记者初步统计发现,今年以来,银监系统共计开出了1356张罚单(罚单数据以披露时间为节点,跟实际作出行政处罚情况会有出入),其中,银监会25张,银监局428张,银监分局903张。其中,二季度的罚单数量明显多于一季度。二季度共有804张罚单,相较一季度的552张上升45.65%。

其中,银监会25张,银监局273张,银监分局496张。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银监会系统作出行政处罚485件,罚没金额合计1.9亿元。处罚责任人员197名。其中,取消19人的高管任职资格,禁止11人从事银行业工作。去年,银监会共处罚银行业机构631家,罚没金额2.7亿元。

处罚422名金融从业者,取消88名高管任职资格,42名从业者终身禁止从事银行业务。责令机构内部问责的人员达到9万人。具体到各省市,二季度,共有25省市银监系统监管机构开具了罚单。其中,陕西共开出78张罚单,江西以超过60张居第二位。

安徽和吉林开具的罚单数量相差不大,在40至45张之间。此外,辽宁省、江苏省和天津市的银监系统罚单均超过了20张。当然,罚单数量并不能简单地与限定时间内违规行为高发直接画等号,因为上述罚单中存在多年前发生的违规行为、同一事件分开处罚等。

监管层作出的行政处罚理由中,信贷违规、票据违规等排名靠前。半年超千张罚单,虽然各监管机构对于行政处罚案由披露的详尽程度不同,罚单涉及的违规手法看似五花八门,但细究发现,诸多违规案例中,案由大多雷同。上述银行业人士告诉记者。

从目前开具的罚单看,案由主要是信贷业务违规、票据违规、违反审慎经营违规销售以及违规流入股市、资金被挪用、违规收费存贷挂钩、违反国家宏观调控、违规保管、信披违规等几个大类。根据统计,上述超千张罚单中,排在首位的是因信贷业务违规受到处罚,这其中又包括以贷转存等方式虚增存款、违规授信、贷款五级分类违规等案由。

对于以贷转存虚增存款,多名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这种现象较为普遍,他们在多家银行都有这样的经历。例如申请1000万元贷款,银行只给800万元,另外200万元作为存款。有的甚至将这200万元作为抵押物之一。排名第二位的是票据业务违规,票据违规行为也是近几年监管处罚的重点,这类违规涉及的金额较大,隐藏的风险也较大。

审慎经营也是监管重点,该类经营行为违规受罚的处于第三位。例如某股份制上市银行北京分行被监管部门认定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处以800万元罚款,同时对责任人给予终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等相应处罚。此外,贷款监控不力导致贷款资金被挪用、违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等,也有不少案例。比如,某国有大行江苏省分行因对贷款资金用途监控不力导致贷款资金被挪用而被处以25万元罚款。

点击展开全文
↓ 往下拉,下面的文章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