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重组整合全面加速 效益都在逐步显现
中央企业交出上半年经济运行成绩单。上半年中央企业收入利润双创新高,12家中央企业签订了开展市场化债转股框架协议,中央企业重组整合全面加速——在稳定效益增长的同时,央企更加注重风险控制,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
“在推进重组过程中,国资委注重重组效果能不能做到1+1>;2,能不能达到重组的效益。”国务院国资委总会计师沈莹在11日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说,总的来看,中央企业重组还是比较平稳顺利的,效益都在逐步显现,效果也是符合预期的。今后还会发挥更好的作用。
今年以来,央企连续爆出重磅重组,备受市场关注。先有中核与中核建宣布拟战略重组,此后,中轻集团与保利集团拟进行重组消息传开。尤其6月份以来,中央企业并购重组的步伐更是显著加快。
沈莹介绍说,从近几年央企集团之间的合并重组情况看,主要有几种形式:一是强强联合。就是说,两个企业在同行业规模相当、也都比较大的情况下,经过重组合并,减少重复投资、重复建设,节约运营成本;第二种模式是吸收合并;第三种模式就是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重组,这样可以完善产业布局,共同抵抗市场波动的风险,比如说原材料和加工企业的重组。
沈莹还指出,中央企业重组不仅仅是简单的合并,重组以后要做大量的整合工作,特别是有的集团上市公司比较多的情况下,还有涉及资本市场的大量协调工作。总的来看,中央企业重组还是比较平稳顺利的,效果也是符合预期的。
中央企业的债务风险一直备受关注。此前国资委的数据显示,2016年底,中央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是66.6%,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到今年3月末,中央企业的负债率是66.5%,继续下降0.1个百分点,中央企业的整体债务风险是可控的,国资委也多次强调加大债转股工作力度。
“国资委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中央企业风险防范,防风险也是稳增长的重要基础。国资委对一些高负债企业实施负债率和负债规模双管控,通过预算、考核、薪酬、投资管理等方面联动,加大管控力度。”
沈莹在发布会上指出,国资委在降杠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比如推动企业优化资本结构,鼓励企业通过IPO、配股等方式从资本市场融资,改善资本结构,支持企业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推动企业通过存量的盘活,来筹集发展资金,尽量减少对负债的依赖。
沈莹透露,目前已有12家中央企业签订了债转股框架协议,中国宝武、中国一重等一些中央企业的债转股工作已经取得积极成效。中央企业整体负债率保持稳定,债务结构在不断优化,同时偿债能力指标也在持续改善。
去产能工作方面,沈莹指出,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认真落实“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是认真落实去产能任务。上半年累计化解钢铁过剩产能595万吨,已提前完成全年任务;化解煤炭过剩产能659万吨,重组煤炭产能1300万吨。二是大力开展“处僵治困”工作。一企一策制定“僵尸企业”处置和特困子企业治理工作方案,确保处置工作取得实效。三是加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中央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总体完成进度已超过50%,独立工矿区剥离办社会职能试点顺利推进。四是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力度。重点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和民生保障领域,其中新能源、装备制造、科研、现代服务业投资占比提高4.4个百分点。
搭建双创平台500多个,建设“双创”孵化器和科技产业园区200多个,发起和参与基金超过200只,为后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