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行业乱象屡见不鲜 美容市场需要相关部门监管
应对越发混乱的医疗美容行业,监管部门的治理思维再不能停留在“素颜”阶段,而应与时俱进用“最美”的监管换来医疗美容行业的规范与健康。取证难是医疗美容事故维权难的重要原因。“假冒医生”打一枪换一地,一些所谓的“医生”做手术或者是打针,不签正规合同,甚至连手术项目、使用的药品都没有单据。
医疗美容行业发展迅速,但医生、无资质机构非法行医,产品、器械鱼龙混杂等美容行业乱象屡见不鲜。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步入现代社会的今天,人们早已不再坚持“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特别是不少爱美女性,瞧着哪里不舒服,总要想法子将其“修补”一下使之看着更加完美。
于是,追逐美容整形者趋之若鹜,为迎合这一市场需求,鱼龙混杂的整容从业人员和假冒伪劣的药品器材共同演绎出一场没有尾声的利益“交响曲”。更于是整容成毁容屡见不鲜,整容行业中暴利,没有最暴只有“更暴”。医疗美容行业尽管在我国起步较晚,形成“气候”也就是最近几年的事。
如果医疗美容容行业的门槛设置和从业人员的资质要求,都能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而药品器材的采购使用都能符合规范标准,整个行业非但不会呈现出如此之多的乱象和问题,人们追求美的愿望注定也完全能够满足,据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民营医美机构分会常务副会长田永成此前表示。
合格的整容医师必须要经过平均十年专业学习才能取得执业医师证明,考取执业医师证明后还要经过至少两年的积累才能够独立操作美容项目。这意味着一位合格的整容执业医师需要经过至少12年的学习和实践。然据,现实中许多美容整形执业医生实际上都是“速成”。
有的甚至经过三五天所谓的培训就敢于在别人的脸上、身上“动刀子”,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下,不但相当一部分美容医疗机构本身就不具备美容整形资质,让一些非法行医者打着医生旗号,拖着拉杆箱在各个美容院之间赶场,使用的药品器材更充斥着假冒伪劣。
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搜索的99份涉及“整形”及“假药”的刑事裁判文书中有96份均为生产或销售假药案。这些判决书中提及的假药至少有83种,销售范围遍及全国,且绝大多数都为微整形注射针剂,包括肉毒素、玻尿酸、溶脂针和美白针等。
平心而论,对于医疗美容行业的这种乱象,政府相关部门对其采取的整治打击力度确实也从没有“手软”过。之所以越整治越乱,越打击问题越多,在笔者看来问题无非还是日常监管的“重打击、轻治理”,思维还停留在“不出问题就没问题,出现问题就抓一阵子”阶段。
且地方与地方之间针对非法医美机构的经营往往也是“各扫门前雪”,以至于让很多从事非法医疗美容的小诊所,甚至“路边摊”摸准了监管部门的这种秉性,采取“打一枪换个地方”,甚至用“东方不亮西方亮”来逃避监管打击。
因此医疗美容行业一片乱象,根源还在于日常监管的“素颜以对”,只有加强日常监管,且形成全国一盘棋共同对医美乱象“亮剑”,才能加快医疗美容行业步入健康规范。可以预想,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人们越会注重追求个人容颜的“完美”。
而无论是企业形象、政府形象还是地方发展形象,最终都会以最具体的方式呈现在人们追求美的愿望和展示上。因此,应对越发混乱的医疗美容行业,监管部门的治理思维再不能停留在“素颜”阶段,而应与时俱进用“最美”的监管换来医疗美容行业的规范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