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要闻

显示 收起

金融科技引领未来发展 需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大前提

在15日举办的第十一届亚洲金融论坛上,一项现场投票显示,人工智能、支付系统的发展、大数据分析被认为是2018年将会对金融行业产生较大影响的几项技术。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姜洋对此表示,金融科技引领未来的发展方向,但同时也带来了业务应用、违法违规等方面的风险和挑战,监管应该树立正面的监管理念,并从规则、技能和人力资源等方面配合跟上。

姜洋表示,支付系统和大数据分析在中国内地发展尤为领先。从方便生活和方便经济的角度来说,金融科技引领未来发展方向,在这方面监管是积极支持的。但是也不可忽略其带来的风险和挑战。

发展金融科技创新

首先是业务应用方面的风险。姜洋指出,金融市场全智能化、网络化后,一个不慎的动作就可能会带来不可能靠人工控制的风险,比如,此前中国股市出现的“乌龙指”,美国市场也曾出现过“闪崩”,这些都是运用大数据等网络技术之后出现的、非人工因素导致的风险。

姜洋坦言,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货币市场,金融市场都是围绕钱和资本来展开的,对于不法分子来说,就有违法违规的冲动。还有一些“挂羊头卖狗肉”,号称自己是先进科技,但是实际上不一定。如何在新的金融工具应用下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保护投资者利益,是监管部门面临的一个很大挑战。

此外,大数据广泛应用后存在的一些漏洞,也是风险点所在。如何对金融科技的运用进行监管?姜洋认为,首先要有正面的监管理念,对金融科技持开放的态度,并在监管上注意以下问题:一是要确定金融科技是不是真正为实体经济服务,如果金融工具的创造只是为了自己的小团体获取利益,那么它对社会、经济、投资者都是不负责任的。

二是在服务实体经济这个大前提确定之后的监管规则引导。“金融工具可能是颠覆性的,我们过去也很少遇到过,用我们传统的监管去做这些事情,首先要去试点,比如沙箱监管等,以逐步认识它们的规律。”姜洋指出,监管对于金融科技要具有一定的包容度,但是法规、规则要先订立起来,给市场一个“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的明确预期。

与此同时,监管人员的技能和人力资源要匹配上,否则,“不知道市场在做什么,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没有应对金融科技监管的科技手段,就无的放矢了。”姜洋称。

点击展开全文
↓ 往下拉,下面的文章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