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热点

显示 收起

资管新规落地 金融迎来新格局引热议

在前段时间资管新规落地了,消息出来之后引来了很多网友的围观!在资管新规落地之后,金融行业迎来了新格局,有很多本质上的变化直接影响了金融业往后的发展方向。资管新规具体是什么?一起来看一下!

资管新规对金融业的影响

2018年4月27日,在《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发布将近半年之际,资管新规正式落地。相比《征求意见》,正式发布的资管新规在过渡期、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净值化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对于银行、保险、公募证券投资基金以及信托等资管机构来讲,如何在“准资管新规”时代迅速适应更统一的监管标准和新的监管要求,是下一阶段夺取资管“高地”的重中之重。《证券日报》从各金融子行业入手,梳理资管新规将对各类型金融机构带来的影响,并尝试“求解”各机构在资管新时代的转型方略。

银行客户标准或重新调整

五一前夕,《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称《资管新规》)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与此前公布的《征求意见》内容相比,仍有多处进行了增减。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撰文指出,未来银行净值化的理财产品,在所面临的低风险客户群体大致不变的情况下,开发低风险的策略产品以取代刚性保本保收益的理财产品,有望成为银行资管业务发展的一大趋势。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些未持有金融牌照的平台依托互联网开展资管业务,其违法违规行为更多、隐蔽性更强。如果不对那些非持牌机构进行约束,而是允许它们继续非法违规经营,资管业务的乱象将得不到根治。

奥维咨询大中华区金融业负责人盛海诺告诉本报记者,就智能投顾来说,中国目前还没有形成真正的投顾市场,老百姓并不会为投资建议支付费用,但监管走在前面是必要的。

合格投资者门槛增加

《资管新规》规定,资产管理产品的投资者分为不特定社会公众和合格投资者两大类。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资产管理产品不低于一定金额且符合下列条件的自然人和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资者不得使用贷款、发行债券等筹集的非自有资金投资资产管理产品。

对于合格投资者,要求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家庭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或者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最近1年末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法人单位。金融管理部门视为合格投资者的其他情形。

其中,家庭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是征求意见稿中没有的内容。某股份制个金部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资管新规中对于合格投资者的门槛要求比银行高净值客户要高,私人银行客户的资产要求则高于合格投资者的门槛,未来有可能银行对于客户的划分要重新调整。

目前,银行私人银行客户是指金融净资产达到6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的商业银行客户。高净值客户是指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商业银行客户:单笔认购理财产品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的自然人;认购理财产品时,个人或家庭金融净资产总计超过100万元人民币,且能提供相关证明的自然人;个人收入在最近三年每年超过20万元人民币或者家庭合计收入在最近三年内每年超过30万元人民币,且能提供相关证明的自然人。

光大证券分析师张文朗认为,在2015年-2016年债券牛市的时期,确实有很多债券发行人将债券募集资金用于购买银行理财的案例,这需要银行加强对贷款、债券募集资金用途的监管。但如何对个人投资者的资金来源进行监管,《资管新规》执行或许有一些难度。

 资管业务回归本源

董希淼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资管新规》有助于推动资管产品和服务加快转型,引导资管业务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本质,促进资管业务更加规范健康,从长远看将利好资管行业发展。尤其是,强调打破刚性兑付的相关安排,非常具有针对性和必要性。但同时,这一系列监管要求的提出,对有关各方面带来不小的挑战,应充分利用近三年的过渡期,共同努力,协同推进。

《资管新规》要求,金融机构对资产管理产品应当实行净值化管理,净值生成应当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及时反映基础金融资产的收益和风险。

普益标准认为,净值化转型将对银行的客群营销、系统支持、投资管理等产生较大影响,相对于大型银行,中小银行面临的转型压力更大。部分资产管理能力较差的机构将被迫退出银行理财市场,转向纯代销业务。

天风证券认为,顺沿净值化管理、打破刚性兑付的思路,保本理财和一部分原先具有保本保收益预期的非保本理财在打破刚性兑付要求下将会逐步推出,随之而来的是银行打两个人和机构客户以及负债来源的潜在流失问题。

资管新规影响金融格局

智能投顾仍处于萌芽期

随着银行资产子公司渐行渐近,也受益于金融科技的发展,智能投顾出现在人们眼前的频率越来越高。此次《资管新规》要求,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投资顾问业务应当取得投资顾问资质,非金融机构不得借助智能投资顾问超范围经营或者变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金融机构应当向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报备人工智能模型的主要参数以及资产配置的主要逻辑。

普益标准认为,人工智能使用过程中的夸大宣传或误导行为,或将成为未来资管产品销售层面的一大问题。这是监管所预见到的,并给予了禁止要求。

盛海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投顾市场在国内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效市场,本质原因是投资者不愿意为投资建议付费,这与国外差距较大。目前所谓的智能投顾是帮助投资人进行资产的组合配置,而不是帮助你去选择投资的具体标的资产,不过监管的前瞻性,是应该肯定的。

保本基金加速转型

五一假期前,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印发的《资管新规》正式对外发布,业内人士纷纷表示,此次《资管新规》正式稿的发布,开启了大资管行业的统一监管的新时代。公募证券投资基金也将直面资管新规带来的变化。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胡立峰分析表示,《资管新规》从全部资产管理产品的高度对其中的公募基金产品做了进一步规范要求。

《资管新规》有如下规定:资产管理产品按照投资性质的不同,分为固定收益类产品、权益类产品、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和混合类产品。固定收益类产品投资于存款、债券等债权类资产的比例不低于80%,权益类产品投资于股票、未上市企业股权等权益类资产的比例不低于80%,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投资于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的比例不低于80%,混合类产品投资于债权类资产、权益类资产、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资产且任一资产的投资比例未达到前三类产品标准。

 对公募证券投资基金来讲,股票型、债券型、货币型产品投资范围与比例、投资品种与风险特征明确的基金均不存在问题,但是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尤其是对不同类型投资比例在“0-95%”的灵活配置型基金来说,需要进一步规范。

胡立峰进一步表示,按照基金一季报所披露的投资组合数据,拥有数据统计的2232只混合型基金中,有1174只混合基金需要整改,占比超过半数。其中,有852只混合基金需要把股票仓位比例下降到80%以下,另外322只混合基金需要把债券仓位下降到80%以下。

另外,《资管新规》明确禁止公募基金推出分级基金与保本基金。实际上,早在2016年三季度末,监管部门就针对证券投资基金推出避险基金指引,推动保本基金转型,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保本基金剩余近1461亿元,规模减少了近六成;分级基金的规模也大幅下降,截止今年一季度末,存量分级基金中的分级B合计资产净值已降低到300亿元以下。在资管新规的新要求下,预计会进一步推动保本基金的到期转型。

对于资管新规的发布和落地,很多网友和业内人士都称一时之间反应不过来。在往后金融业在资管新规的调配下将迎来全新的格局,金融业很多玩法也和以前的不一样。

点击展开全文
↓ 往下拉,下面的文章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