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热点

显示 收起

默克尔第十一次访华 与中国联手合作探讨贸易问题

德国总理默克尔将在本周第十一次访华,这让人不得不惊讶默克尔的惊人纪录,默克尔这次访华究竟有何目的?默克尔第十一次访华,在中美贸易战刚停火之时,默克尔就选择访华,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她此次的目的?

默克尔第十一次访华有何目的

默克尔第十一次访华,高调造势背后难掩内心“挣扎”,其实这是默克尔第十一次访华了,或许是受到美国的刺激,所以她想和中国紧密合作,两国之间一起探讨贸易问题以此对付美国。

本周四至周五,德国总理默克尔将开启她的第11次中国之行,这也是她四度出任总理后的首次访华。一改传统发布出访的文字消息,这次,德国联邦总理府“晒出”生动的视频,默克尔亲自上阵介绍行程。全新形式是否预示默克尔此行带着新的使命和任务?

贸易问题将是重要议题

在西方领导人中,恐怕没有谁能超越默克尔的访华纪录。对中德两国而言,老友串门,早就习以为常。然而这一次,道是平常却不寻常,访问时点透露了若干信息。

默克尔此访正值美欧濒临贸易战的紧要关口。美国总统特朗普祭出的钢铝税之剑还悬在欧洲头上,虽然默克尔和法国总统马克龙此前都赶赴华盛顿劝说特朗普放弃成命,但最后只换来一个月的“缓刑”——豁免期从5月1日延至6月1日,距今已时日无多。

日前,中美达成协议,宣布不打贸易战,但美欧之间的磋商似乎并无寸进。欧盟已做好谈崩的最坏打算。上周,欧盟向世贸组织提交了一份针对美国产品的“报复清单”。

在介绍访华的视频中,默克尔对这一紧迫现实有所回应。她说,德中两国都遵守世贸组织规则,也都希望在全球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担忧日益加剧之际,推动加强多边主义。默克尔表示,贸易问题将是此访的一个重要议题。

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主任郑春荣表示,德方关心的贸易问题涉及两个层面,一个是国际贸易,一个是双边贸易。在国际贸易层面,面对美国极限施压,德中两国会共同发声: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维护国际贸易体系、主张在世贸组织等国际多边体系中解决争端。另一方面,作为出口大国,德国不想打贸易战。德国担心的不仅是钢铝税,还有美国可能对德国汽车加征关税,这将对德国造成更大损失。因此,在中美达成协议之际,默克尔此访也想和中方共同传递出通过对话谈判解决贸易冲突的信号。

在双边贸易层面,据德国媒体报道,默克尔表示,这次访问会与中方讨论德中企业对等的市场准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议题。一个经济代表团将随同默克尔访华。

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看来,此前因国内组阁问题,默克尔忙于内政,中德关系有所沉寂。此访首要目的是通过加强双边合作回应外界期待,即中德是否仍是中欧关系的主要引擎和动力。双方会继续推动和落实已有合作,比如对接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

其次,由于近来地区和国际问题集中爆发,中德面临共同挑战,需要明确共同关切。比如在经贸问题上,面对美国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中德将表达一致立场。“除了口头和政策宣示,可关注中德是否会拿出具体应对措施。”在地区和国际安全问题方面,伊核问题、朝核问题都出现新变化,中德预计也会协调立场,提出一些更有力的主张。

受美刺激“亲华”?

十多次访华,默克尔可谓“走遍中国”,从北上广的一线城市,到南京、杭州、成都等二线城市,大江南北都留下默克尔的足迹。这一次,她的行程单上将再添一城:深圳。

“深圳是一个特别的地方,中国经济的开放从这里开始,有很多德国企业落户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这让我十分感兴趣。”在视频中,默克尔这样解释为何要去深圳。她在深圳将参加德国商会一个创新中心的开幕式,并参观西门子的工厂和一家中国创业型公司。

默克尔第十一次访华原因曝光

郑春荣说,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默克尔到访具有象征意义,意味着中德双方愿以开放姿态彼此相待,同时也是对特朗普封闭排外的有力回应。

有评论认为,在美欧关系裂痕加深之际,默克尔的来访意味着欧洲进一步“向东看”,中欧互动将更趋热络。在默克尔此次来访之前,法国总统、英国首相、奥地利总统总理已相继访华。最近,美国退出伊核协议、挑起贸易争端,更让欧洲对特朗普“绝望”透顶。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问,“有这样的‘朋友’,我们还需要敌人吗?”

郑春荣指出,中美欧三角关系的远近需要分议题领域看,比如在贸易、气候、伊核协议等议题上,双方具有共同立场,欧洲寻求与中国合作,希望一起处理危机。但是,欧洲不会在美中之间选边站,既不会与美国翻脸,更不会倒向中国,尤其是涉及国际安全、价值观、意识形态等问题,欧洲或多或少都会偏向美国。

从默克尔今年的出访顺序也能看出,步调中规中矩,并无出格之处:先按惯例访法,再为钢铝税问题访美,接着访俄,现在又到中国访问。

崔洪建认为,国际形势尤其是美国政策的变化确实给中德和中欧关系带来一些机遇,但是这些机遇和条件不会自动生成现实政策和合作机会,仍需双方努力去转化。同时,这也关乎中德和中欧关系的一个老问题,即合作缺乏内生动力,易受外部环境变化的刺激,而不是出于自身发展与合作需要的自然选择。

适应实力变化

近年来,中德关系发展良好,两国高层交往频密,务实合作成效显著。担任总理13年,访华11次,几乎“一年一访”的节奏让中德两国“亲密接触”。然而,柏林对北京并非始终客气,时而也会变脸。从市场经济地位到知识产权保护,从人权问题到南海争议,德国没少敲打中国。今年2月,默克尔一番“警惕中国”的言论一度让舆论震惊。她警告中国,不能把在西巴尔干地区的投资与政治诉求挂钩。这还是那个买过豆瓣酱和八角、学炒宫保鸡丁的亲切的默婶吗?德国学界曾认为,从本质上说,这是面临危机的欧洲无法适应崛起的中国。

对此,崔洪建分析,这与德国内部政策和民粹环境有关,一些政治家和舆论把矛头对准中国,转移国内矛盾,给民粹言论找一个出口。另一方面,德国试图扮演欧洲利益代言人,要为其他对华贸易逆差的国家说话,难免会抛出一些保护主义言论,这也对中德关系形成干扰。此外,整个欧洲把经贸问题政治化、意识形态化的倾向在德国也有表现,给经贸合作带来负面影响。

“中国已连续两年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这意味着德国对中国的贸易依赖度在增加。在这一情况下,德国处于自我重新定位的过程中,加上中德两国存在政治、文化等差异,有各种言论并不奇怪。不过,对德国来说,短期的心态调整和政策变化不应演变为长期的负面趋势,调整到位后就要坚定拓展共同利益,不要犹豫、后退。”崔洪建说。

郑春荣认为,中国模式的成功让德国心态矛盾,一方面要合作,一方面也要提防,制造出不少新的“中国威胁论”。但是,中德关系总体趋势还是向好发展。随着关系的广度与深度不断拓展、加深,以及双方实力对比的变化,产生摩擦不可避免,问题在于如何解决摩擦。从过往来看,中德之间即使产生风波或争端,但沟通渠道依然畅通,互相之间也无过激反应,更没有走向关系破裂的结果。能通过沟通和协商解决问题,这是两国关系成熟的表现。

面对实力对比的变化,中德未来都应该学会适应,德国要适应中国地位和影响力的逐步上升,中国也需要“自适应”。双方在适应与磨合中增进互信、深化关系。

点击展开全文
↓ 往下拉,下面的文章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