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中国经济怎么干? 继续深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2018年已经过去一半了,上半年中国在经济方面取得很好的成绩,那么下半年中国经济怎么干?想要打好中国经济下半场,就必须有很好的计划,为2018年交出优异的成绩,以此回报大家的努力没有白费。
2018年下半年中国经济怎么干,是继续发挥财政金融政策作用,还是围绕补短板、增后劲、惠民生等政策吗?下半年中国经济怎么干?国务院用六个词定调。
7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经济工作的两大政策取向:一是更好发挥财政金融政策作用,支持扩内需调结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二是围绕补短板、增后劲、惠民生推动有效投资。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部署,传递出宏观调控政策的着力点适时调整的信号。这将有助于继续保持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打好中国经济2018年“下半场”。
国内外环境复杂严峻
2018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的内外部环境异常复杂严峻。总体上,这主要受外部的不确定性所致。尽管世界经济呈现复苏态势,但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尤其是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美国,不断以抬高关税为手段掀起贸易摩擦,这种不合适宜的强势单边主义做法给世界经济复苏进程投下阴影。近日,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的G20财长与央行行长会议的记者会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就指出,美国加征关税的做法会导致全球的GDP下降,在最坏情景下,全球GDP可下降1.5%。
由于中国经济日益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外部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做法不可避免地冲击到国内经济。同时,国内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尚未完成,经济运行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外部的不确定性与内部的固有矛盾叠加,极易形成共振效应,对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带来一些挑战和压力。
在这种形势下,上半年经济运行的良好态势来之不易。但也必须看到,某些经济指标出现增速下滑现象。比如,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4%,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6.0%,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5个百分点。消费与投资作为内需,同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两大动力,增速下滑,意味着经济增长的动力面临减弱的迹象。此外,近来股市、债市、汇市调整幅度较大,这在受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影响同时,反过来又会影响市场主体的未来预期,从而进一步加大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
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为应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挑战和压力,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财政金融政策要协同发力,意味着在下半年的宏观调控中,以这两大政策工具为抓手,把扩内需与调结构放在同等重要位置上,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政府工作报告将2018年的赤字率拟按2.6%安排,财政赤字达2.38万亿元。虽然财政赤字总规模与2017年持平,但如果将2018年安排地方专项债券1.35万亿元考虑进来,这个数字比2017年增加5500亿元,以及2018年全国财政支出21万亿元,支出规模进一步加大。应该讲,目前的财政政策是积极的。
当然,要实现积极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效,除了增支,减税降费也是重要途径。因此,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在确保全年减轻市场主体税费负担1.1万亿元以上的基础上,将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75%的政策由科技型中小企业扩大至所有企业,初步测算全年可减税650亿元;对已确定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增值税留抵退税返还的1130亿元在9月底前要基本完成。值得指出的是,减税降费是手段,目的是减轻市场主体税费负担,并让市场主体有感,这样才能做到积极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效。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8%,再创历史新低,为连续第五个月放缓;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9.8%,比5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5个和3个百分点。这反映了在一系列去杠杆、强监管政策的综合作用下,2018年以来货币政策稳健中偏紧。
不过,从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的“鼓励商业银行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券”“有效保障在建项目资金需求”等可以看出货币政策已着手适度调整,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的前提下,保持适度的社会融资规模和流动性合理充裕,并且更有针对性地实行结构性去杠杆,避免一刀切式去杠杆。
财政金融政策要协同发力。无论是扩内需还是调结构,都需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互配合,积极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效,一定意义上是通过货币政策满足市场对资金的合理需要来实现的。
在财政金融政策协同发力下,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市场主体信心增强,股市、债市、汇市走向就会趋于平稳。比如,近期人民币有走贬趋势,这首先是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结果;其次,股市、债市振荡也会影响到人民币币值稳定。人民币汇率持续走贬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和资产配置,也影响市场信心,并不是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所乐见的。可见,财政金融政策协同发力,也会有助于股市、债市、汇市企稳,这反过来又有利于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继续深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实行跨越式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我们不断深化改革的结果。因此,保持下半年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依然要做好深化改革这篇大文章。
要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幅减少政府不必要的干预,构建公平、公正、法治的营商环境,调动市场主体尤其是民间投资的积极性,促进有效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合理增长,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要保持宏观政策稳定,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并根据形势变化相应预调微调、定向调控,统筹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加强各项政策间的协调从而形成政策合力。要进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此作为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着力点,并使之与扩大内需相向而行,从而显著增强中国经济质量优势,不断增强中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如此,通过深化改革,在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下,进一步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打好中国经济2018年“下半场”值得期待。